如图,在Rt三角形ABC中,角C=90度,AC=8cm,BC=6cm,若动点p从点c开始,按C到A到B到C的路径运动,且

如图,在Rt三角形ABC中,角C=90度,AC=8cm,BC=6cm,若动点p从点c开始,按C到A到B到C的路径运动,且速度为每秒2cm,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
(1)当t为何值时,cp把三角形ABC的周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
(2)当t为何值时,cp把三角形ABC的周长分成相等的两份,并求此时CP的长;
(3)当t为何值时,三角形BCP为等腰三角形?
暧你 1年前 已收到3个回答 举报

wengkeyu 幼苗

共回答了21个问题采纳率:90.5% 举报

(1)先算出三角形周长,按勾股数定理,斜边AB=√(AC^2+BC^2)=10cm;半周长=(8+6+10)/2=12cm,因为p点的运动速度是2cm/秒,所以t=半周长/2=12/2=6秒;
(2)当p运动6秒正好等分三角形周长时,Bp=12-BC=12-6=6cm=BC,此时△BCp是以Cp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从p向BC边作垂线pM将BC分为两部分(BM:MC=Bp:pA=6:(10-6)=3:2=3.6cm:2.4cm),Bp:AB=Mp:AC,所以Mp=(Bp:AB)*AC=(6:10)*8=4.8cm,再按勾股定理,Cp=√(Mp^2+MC^2)=√(4.8^2+2.4^2)=2.4√5cm;
(3)前已算得,当t=6秒时,Bp=BC=6,此时BCp是等腰三角形;如果p继续向B移动,Bp和Cp都将继以不同速率缩短,当Bp=Cp时再次形成等腰三角形,此时pM平分BC,pM=4,BM=3,Bp=5,Ap=5,时间t=(AC+Ap)/2=(8+5)/2=6.5秒;
当t=6秒和6.5秒时,三角形BCp成等腰三角形.

1年前

1

雲兒 幼苗

共回答了537个问题 举报

(1)三角形ABC的周长6+8+10=24,则t=12/2=6(秒)
(2)当t为6秒时,cp把三角形ABC的周长分成相等的两份
过P作为X轴的垂线并交于D,
△APD∽△ABC 得P点坐标为(34/5,12/5)
CP=36/5
(3) 通过(1)、(2)可知,当t=6时,BC=BP,△BCP为等腰三角形
...

1年前

1

寻独0328 幼苗

共回答了1个问题 举报

1.T=6s+k X 12s K属于N正
2.T=6s L=6cm
3.T=6s+k X 12s K属于N正

1年前

1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9 q. 0.404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