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参与下列探究:问题情景:在课外活动中,小斌按照课本实验(见图1)探究微粒的性质时,闻到了刺激性的氨味,于是,小斌在老

请你参与下列探究:
问题情景:在课外活动中,小斌按照课本实验(见图1)探究微粒的性质时,闻到了刺激性的氨味,于是,小斌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2的实验装置,进行同样的实验,结果不再有刺激性的氨味,并且快速出现实验现象,得到了和课本实验同样的结论.



实验探究与结论:小斌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
(1)滴入少量浓氨水后,湿润的酚酞滤纸条发生的变化是______;从微观角度分析,此现象可说明的结论是______.
(2)“图2的实验装置,快速出现实验现象”说明固体氢氧化钠遇到浓氨水时可能会______(填“放热”或“吸热”).
(3)和课本实验比较,小斌改进后的装置的优点是(写出两点)
①______;②______.
思维拓展:小媚受小斌实验的启发,将图2装置进一步改装成图3装置,用于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
(1)打开活塞K滴入稀盐酸后,小试管中发生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发现两条用紫色石蕊试液润湿的试纸都变红,请你分析两条试纸变红的情况是______.
A.下面先变红,上面后变红B.上面和下面一起变红
C.上面先变红,下面后变红D.以上均有可能
小媚从课本实验中知道,二氧化碳和水本身都不能使石蕊变色,因而她认为以上两个变化可验证的二氧化碳的性质是______、______.
(2)小柔认为小媚的装置还可以验证: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②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小柔为完成自己的两个验证实验,对小媚的实验进行的简单改进:验证①______、验证②______.
xiazi8175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张傻傻 幼苗

共回答了9个问题采纳率:100% 举报

实验探究和结论:(1)通过图示可知,浓氨水通过分子运动可到酚酞溶液中,氨水呈碱性,它能使酚酞变红色;
(2)浓氨水中含有水,氢氧化钠溶与水放出大量的热,是分子运动加快,氨水受热易分解为氨气和水;
(3)图2的装置,该装置可以使反应的药品量大大减小,由于本身装置是密闭的实验装置,所以减小了氨气的污染,再加上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的作用,反应速度快;
思维拓展:(1)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密度大,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所以应是底部的石蕊试纸变红,而后上部的再变红;
(2)只要使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与石灰水接触,就可验证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验证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可采用燃着的木条接触二氧化碳;故答案为:(1)变红;构成物质的微粒是运动的;(2)放热;(3)①节约药品;②实验时间短或环保(合理即可)
【思维拓展】(1)碳酸钙+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 A;能与水反应; 密度比空气大;
(2)A在大试管底部预先放少量澄清石灰水或用玻璃棒蘸取放在支管口;B 用燃着的木条放在支管口;

1年前

6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6 q. 0.012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