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细线拴住一端粗、一端细的实心胡萝卜并悬挂起来,静止后胡萝卜的轴线水平,如图1:在栓线处沿竖直方向将胡萝卜切成A、B两段

用细线拴住一端粗、一端细的实心胡萝卜并悬挂起来,静止后胡萝卜的轴线水平,如图1:在栓线处沿竖直方向将胡萝卜切成A、B两段,A、B哪段重些呢?三位同学提出各自的猜想如下:
赵本山:A较重
马小脚:B较重
沈溪阳:A、B一样重

(1)你猜想A端和B端______更重一些,原因是______.
(2)赵本山同学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从实验室拿来了一架天平进行测量.
①当他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后,发现天平分度盘如图2,接下来他应该______才能使天平横梁平衡.
②正确调节后,他把胡萝卜A端放在天平的______盘,天平再次平衡后,盘中的砝码和游标所对刻度值如图3,则A端的质量是______g.
③赵本山同学又对B端进行了测量,最终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3)马小脚同学到实验室只找到一只弹簧测力计和如图4的溢水杯和一只小桶,于是他利用这些器材和一些水就测出了胡萝卜A端的体积,请你写出他测量A端体积的步骤和表达式:
实验步骤:______.
胡萝卜A端体积表达式为:V=
[G−G′ρg
看我千变万变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jason_king 幼苗

共回答了18个问题采纳率:66.7% 举报

解题思路:(1)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进行分析;
(1)①在调节天平平衡时要将平衡螺母向指针偏转的相反方向调节;
②利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需根据左物右码的原则,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对应的刻度;
(3)用弹簧测力计测出胡萝卜的重力,进一步求出质量m;再将胡萝卜浸没水中测出视重,由此求的浮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玉石浸没时排开水的体积,就可得到胡萝卜的体积V,质量、体积代入ρ=[m/V]求出胡萝卜的密度.
(4)①从三幅中可看出,当钩码的个数越少时,其力臂就越长.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哪个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
②③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知道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所以此结论是错误的,让拉力的方向不沿竖直方向而是倾斜时,根据其读数及构码重和各自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关系便可证明此结论是错误的.

(1)根据图示可知,A端力臂小于B端力臂,由F1•L1=F2•L2可知,A的重力大,即A端更重一些;
(2)①根据图2可知,指针向左偏转,因此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②根据左物右码的原则可知,物体A应放在左盘中,即把胡萝卜A端放在天平的左盘;
根据图3可知,A端的质量:m=20g+10g+5g+2.4g=27.4g;
(3)①用细线系住胡萝卜,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其重力G;
②将胡萝卜浸没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G′;
③胡萝卜A端体积表达式为:V=V=[G−G′
ρ水g;
④胡萝卜密度表达式度:ρ胡萝卜=
G/G−G′]ρ
(4)①根据图6或图7可知,杠杆平衡时,左边钩码个数和力臂都不变,但右边随着钩码个数的减少,力臂在变大;可得重力越大,其力臂越小.即赵本山同学猜想正确;
②③实验时应将弹簧测力计钩在杠杆右侧的不同位置沿倾斜方向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会发现:“阻力×阻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动力×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可判断这个结论错误.
故答案为:(1)A端;A端力臂小于B端力臂;(2)①向右调节平衡螺母;②左;27.4;(3)①用细线系住胡萝卜,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其重力G;②将胡萝卜浸没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G′;[G−G′
ρ水g;
G/G−G′]ρ;(3)①6;7;②不正确;③将测力计斜拉,杠杆平衡读出示数以及动力、阻力、动力作用点和阻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会发现F1×L1≠F2×L2,所以结论不正确.

点评:
本题考点: 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

考点点评: 此题综合考查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天平的调节、使用和读数以及利用弹簧测力计和水测量物体密度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特别注意杠杆平衡条件中力臂的概念,它是指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1年前

10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7 q. 0.980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