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细线拴住一端粗、一端细的实心萝卜并悬挂起来,静止后萝卜的轴线水平,如图1所示;在拴线处沿竖直方向将萝卜切成A、B两段.

用细线拴住一端粗、一端细的实心萝卜并悬挂起来,静止后萝卜的轴线水平,如图1所示;在拴线处沿竖直方向将萝卜切成A、B两段.A、B哪段重些呢?甲、乙、丙三个同学提出各自的猜想:
甲:A较重;
乙:B较重;
丙:A、B一样重.

(1)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判断A、B的轻重.
(2)为进一步研究类似A、B轻重的问题,某同学在一根有等间距刻度的均匀杠杆两侧挂上每个质量都相等的钩码进行实验.杠杆静止于水平状态的三次实验情境如图2所示.
①据图2的实验,可以判断______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填“甲”、“乙”或“丙”)
②根据图2的实验,该同学得出结论:
只要满足“阻力×阻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动力×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就能平衡
a.这个结论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b.请用图3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写出实验步骤,说明该结论是否正确.
TU7009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爱贝_hh 幼苗

共回答了18个问题采纳率:88.9% 举报

解题思路:(1)可用天平来判断A、B两段萝卜哪段重些.将这两段萝卜放入天平两个盘中,天平指针偏向的一边的萝卜重些;
(2)①从三幅中可看出,当钩码的个数越少时,其力臂就越长.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甲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
③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知道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所以此结论是错误的,让拉力的方向不沿竖直方向而是倾斜时,根据其读数及构码重和各自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关系便可证明此结论是错误的.

(1)将天平调节平衡,把A、B两段萝卜分别放入天平的左右两盘中,天平的指针向哪边偏转,哪段萝卜就重;
(2)①三幅图中左边钩码个数和力臂都不变,但右边随着钩码个数的减少,力臂在变大.可得重力越大,其力臂越小.即甲同学猜想正确;
②实验时应将弹簧测力计钩在杠杆右侧的不同位置沿倾斜方向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会发现:“阻力×阻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动力×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可判断这个结论错误.
故答案为:(1)将天平调节平衡,把A、B两段萝卜分别放入天平的左右两盘中,天平的指针向哪边偏转,哪段萝卜就重;
(2)①甲;②a、不正确;b、步骤:①将测力计斜拉,杠杆平衡读出示数;②读出动力、阻力、动力作用点和阻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③根据F1×L1=F2×L2,计算可知结论不正确.

点评:
本题考点: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考点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杠杆平衡条件的理解,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力臂的概念,它是指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1年前

9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7 q. 0.078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