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辈作文,必几经删润 ① ,而后文成。闻欧阳文忠作《昼锦堂记》,原稿首两句是:“仕宦 ② 至将相,富贵

我辈作文,必几经删润 ① ,而后文成。闻欧阳文忠作《昼锦堂记》,原稿首两句是:“仕宦 ② 至将相,富贵
我辈作文,必几经删润 ,而后文成。闻欧阳文忠作《昼锦堂记》,原稿首两句是:“仕宦 至将相,富贵归故乡。”再四改订,最后乃添两“而”字。作《醉翁亭记》,原稿处有数十字。粘之卧内,到后来又只得“环滁皆山也”五字。其平生为文,皆是如此,甚至有不存原稿一字者。近闻吾乡朱梅崖 先生,每一文成,必粘稿于壁,逐日熟视,辄 去十余字。旬日以后,至万无可去,而后脱稿 示人。此皆后学所当取法也。
①删润:删改和润色。②仕宦:指做官。③朱梅崖:清代进士。④辄:总是。⑤脱稿:(著作)写完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而”与例句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富贵而归故乡
A.杂然 前陈者(《醉翁亭记》)
B.乃记之 去(《小石潭记》)
C.然后知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鸣之 不能通其意(《马说》)
小题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每一文成,必粘稿于壁,逐目熟视,辄去十余字。
小题3:“此皆后学所当取法也”一句中的“法”具体指什么?(3分)

辛甘情愿博君一笑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红牌丫头 春芽

共回答了14个问题采纳率:92.9% 举报

小题1:B。
小题2:每写完一篇文章,一定把它粘贴在墙壁上,天天仔细阅读,每次总会删除十多个字。
小题3:作文,必几经删润,而后成文。


小题1:试题分析: A为修饰关系,B为顺接关系,C为并列关系,D为转折关系。而例句中应先“富贵”再“归故乡”,应为顺接关系,所以选B。
小题2:试题分析:此题知识点有两个“熟”和“辄”,而“辄”的意思已标注,“熟”的意义很多,结果语境,应为“仔细”的意思。
小题3:试题分析:“此皆后学所当取法也”也就是对“此”的指代内容。
点评:要确定文言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不仅要靠平时的积累,还要在积累的基础上掌握一些推断词义的方法。还要注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现象。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时,既要注意顾及全篇,又要字斟句酌,还注意落实一些重点词语。特别要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翻译的句式要和原文一致。理解文言文的内容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概括出选段的主要内容,再根据题干的要求用原文的语句进行回答。

1年前

2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7 q. 0.105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