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意思,百工治器,必几经转换而后器成。我辈作文,亦必几经删润〔删润〕删削润色。而后文成,其理一也。闻欧阳文忠公〔欧阳文

文章意思,百工治器,必几经转换而后器成。我辈作文,亦必几经删润〔删润〕删削润色。而后文成,其理一也。闻欧阳文忠公〔欧阳文忠公〕即欧阳修。作《昼锦堂记》〔昼锦堂记〕欧阳修给韩琦建造的昼锦堂写的一篇文章。,原稿首两句是“仕宦至将相,富贵归故乡”,再四改订,最后乃添两“而”字。作《醉翁亭记》,原稿起处有数十字。粘之卧内①〔卧内〕卧室之内。。到后来只得“环滁〔滁(chú)〕滁州,地名,在安徽。皆山也”五字。其平生为文,都是如此。甚至有不存原稿一字者。近闻吾乡朱梅崖先生每一文成,必粘稿于壁,逐日熟视,辄去十余字,至万无可去〔至万无可去〕等到实在没有可删的字句。,而后脱稿示人。此皆后学所当取法也。
nanb451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wenziyu 幼苗

共回答了18个问题采纳率:94.4% 举报

所有的工匠制作器物,必定要经过多次转换(改变形态)才能最终做成。我辈作文,也必须经多次删改润色,才能成为文章,这道理是一样的。
听说欧阳文忠公作《昼锦堂记》,原稿开头两句是“仕宦至将相,富贵归故乡”,多次改订,最后乃才添两“而”字。(即改为“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作《醉翁亭记》,原稿起处有数十字。(欧阳修将原稿)粘贴在卧室内,(反复推敲修改),到后来只得“环滁皆山也”五字。他平...

1年前

3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6 q. 0.553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