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和碳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提倡健康生活已成潮流的今天,“低碳生活”不再只是一种理想,更是一种值得期待

碳和碳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提倡健康生活已成潮流的今天,“低碳生活”不再只是一种理想,更是一种值得期待的新的生活方式.
(1)甲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可作为能源用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已知:①2CH4(g)+3O2(g)═2CO(g)+4H2O(l)△H1=-1214 kJ/mol
②2CO(g)+O2(g)═2CO2(g)△H2=-566 kJ/mol
则表示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
(2)①将两个石墨电极插入KOH溶液中,向两极分别通入CH4和O2,构成甲烷燃料电池.其负极电极反应式是______.
②某同学利用甲烷燃料电池设计了一种电解法制取Fe(OH)2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通电后,溶液中产生大量的白色沉淀,且较长时间不变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电源中的a一定为正极,b一定为负极
B.可以用NaCl溶液作为电解液
C.A、B两端都必须用铁作电极
D.阴极发生的反应是:2H++2e-═H2
(3)将不同量的CO(g)和H2O(g)分别通入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O(g)+H2O(g)⇌CO2(g)+H2(g),得到如下三组数据:
实验组温度/℃起始量/mol平衡量/mol达到平衡所需时间/min
H2OCOCO2
1650241.65
2900120.43
3900120.41
①该反应的正反应为______(填“吸”或“放”)热反应.
②实验1中,以v(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
③实验2中,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______.
④实验3跟实验2相比,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答一种情况即可).
(4)将2.4g碳在足量氧气中燃烧,所得气体通入100mL 3.0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完全吸收后,溶液中所含溶质为:______.
皮皮的ww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夜色倩影 幼苗

共回答了22个问题采纳率:86.4% 举报

解题思路:(1)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和盖斯定律计算得到热化学方程式,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温度氧化物放出的热量;
(2)①甲烷燃料电池的电解质溶液是碱溶液,原电池反应燃料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依据电荷守恒书写电极反应;
②A、A端做阳极是铁,B端析出氢气可驱赶原溶液中溶解的少量氧气;
B.阳极上铁失电子得到亚铁离子,阴极上氢离子放电,所以可以电解质溶液可以选取氯化钠溶液;
C.阳极应该用铁电极,阴极用惰性电极亦可;
D.阴极上得电子生成氢气;
(3)①第二组温度比第一组高,反应物物质的量比第一组减半,但是平衡时CO2的物质的量比第一组的一半少,表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②根据方程式可知v(H2)=v(CO2),根据v=[△c/△t]计算;
③依据平衡时二氧化碳物质的量计算消耗的一氧化碳物质的量,结合转化率概念计算得到;
④实验3跟实验2相比,温度相同,浓度相同,但实验3达到平衡所用时间少,反应速率更大,但平衡状态一样;
(4)依据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物质的量之比,利用极值方法计算判断生成产物.

(1)①2CH4(g)+3O2(g)═2CO(g)+4H2O(l)△H1=-1214 kJ/mol
②2CO(g)+O2(g)═2CO2(g)△H2=-566 kJ/mol;
由据盖斯定律①+②得到 2CH4(g)+4O2(g)═2CO2(g)+4H2O(l)△H=-1780kJ•mol-1
燃烧热为:CH4(g)+2O2(g)═CO2(g)+2H2O(l)△H=-890kJ•mol-1
故答案为:CH4(g)+2O2(g)═CO2(g)+2H2O(l)△H=-890kJ•mol-1
(2)①将两个石墨电极插入KOH溶液中,向两极分别通入CH4和O2,构成甲烷燃料电池,燃料在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为:CH4-8e-+10 OH-═CO32-+7H2O,
故答案为:CH4-8e-+10 OH-═CO32-+7H2O;
②A、因为生成的氢气将装置中原有氧气带出,且氢气的密度小于水,所以氢气从B端阴极析出,A电极则是铁做阳极失去电子生成亚铁离子,所以“a”为正极,“b”为负极,故A正确;
B、因为阳极是铁,活泼电极作阳极时,阳极材料铁失电子生成亚铁离子,阴极上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所以能生成氢氧化亚铁白色沉淀,则电解液选用NaCl溶液不影响实验,故B正确;
C、阳极应该用铁电极,阴极可以是铁也可以是其他惰性电极,故C错误;
D、阳极应该用铁电极,阴极可以是铁也可以是其他惰性电极,阴极上水得电子生成氢气和氢氧根离子,氢气能防止氢氧化亚铁被氧化而导致实验失败,所以电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故D正确;
故选:ABD;
(3)①实验1中CO的转化率为[1.6mol/4mol]×100%=40%,实验2中CO的转化率为[0.4mol/2mol]×100%=20%,则实验1的转化率大于实验2,则说明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放热,
故答案为:放;
②根据方程式可知v(H2)=v(CO2),则v(H2)=v(CO2)=

1.6mol
2L
5min=0.16mol/(L•min),
故答案为:0.16mol/(L•min);
③一氧化碳转化率=[0.4mol/2mol]×100%=20%,
故答案为:20%;
④实验3跟实验2相比,温度相同,浓度相同,但实验3达到平衡所用时间少,反应速率更大,但平衡状态一样,应是使用了催化剂,由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则增大了压强,平衡也不移动,也可能为压强的增大,
故答案为:使用了催化剂或增大了压强;
(4)将2.4g碳物质的量=[2.4g/12g/mol]=0.2mol,在足量氧气中燃烧,所得气体通入100mL 3.0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氢氧化钠物质的量=0.1mol×3.0mol/L=0.3mol;n(CO2):n(NaOH)=0.2:0.3=2:3,
完全吸收后,若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CO2+2NaOH═Na2CO3+H2O,物质的量之比n(CO2):n(NaOH)=1:2,
若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物质的量之比n(CO2):n(NaOH)=1:1,
而1:2<2:3<1:1,所以生成的产物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故答案为:NaHCO3、Na2CO3

点评:
本题考点: 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化学电源新型电池;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计算,化学反应产物判断方法,题目难度中等,做题时注意把握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以及平衡常数的有关计算,此为化学平衡常考查问题.

1年前

10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6 q. 0.013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