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是烹制菜肴时常用的调味品,下面是某品牌味精包装上的部分文字说明.小明觉得上面的信息不能满足对味精的了解,他通过查资料

味精是烹制菜肴时常用的调味品,下面是某品牌味精包装上的部分文字说明.小明觉得上面的信息不能满足对味精的了解,他通过查资料获知关于味精的一些知识.如味精的鲜味与溶液的酸碱度有关,当PH为6-7时鲜味最强;味精的鲜味还与温度有关,其水溶液经120℃以上长时间加热,不仅鲜味消失,而且生成对人体有害的焦谷氨酸钠.据此,他对味精有了正确的认识.
(1)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填写字母代号)AA.
A.谷氨酸钠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焦谷氨酸钠是物理变化
B.菜烧熟起锅后再放味精比炒菜过程中加入味精更有利于人体健康
C.加入味精时,应避免在酸性或碱性较强的条件下使用
D.研究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是通过实验
(2)小明还想对此味精进一步探究,想测定此味精中氯化钠的含量.
[查阅资料]NaCl+AgNO3=AgCl↓+NaNO3,谷氨酸钠的存在不影响NaCl性质.
[实验过程]第一步:称取该味精样品10.0g,并溶于蒸馏水
第二步:加入过量的硝酸银溶液,过滤
第三步:用蒸馏水反复洗涤沉淀多次
第四步:将沉淀烘干、称量,测得固体质量为5.74g
根据上述实验步骤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①过滤操作所需要的仪器除烧杯、铁架台(带铁圈)、玻璃棒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漏斗漏斗.
②试通过计算确定此样品中NaCl质量分数?
milanello7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小石头266 幼苗

共回答了24个问题采纳率:83.3% 举报

解题思路:(1)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挖掘其中的隐含条件,谷氨酸钠在加热生成新的物质焦谷氨酸钠,所以发生了是化学变化;菜熟了加入味精,是因为120℃以上长时间加热,不仅鲜味消失,而且生成对人体有害的焦谷氨酸钠.味精的鲜味与溶液的酸碱度有关,当PH为6-7时鲜味最强,故应该避免在酸性或碱性较强的条件下使用;研究味精中的物质(氯化钠)含量必须通过实验来进行;(2)①进行过滤操作最重要的一部就是过滤,需要的仪器较多烧杯(两只)、铁架台(带铁圈)、玻璃棒、漏斗、胶②头滴管、洗瓶(塑料)等:②根据生成的氯化银的质量计算出氯化钠的质量,进而求出质量分数.

(1)谷氨酸钠在加热生成新的物质焦谷氨酸钠,所以发生了是化学变化,A选项错误
(2)①要使液体与固体分离,用过滤的方法进行,缺少的仪器是漏斗
②设调料味精中混有的氯化钠的质量为X
NaCl+AgNO3=AgCl↓+NaNO3
58.5143.5
X 5.74g
列比例求出X=2.34g
味精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2.34g/10g×100%=23.4%
答:(1)A(2)漏斗、调料味精中混有的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23.4%.

点评:
本题考点: 味精中食盐含量的探究;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1年前

10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6 q. 0.036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