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上海二模)水煤气转化反应CO(g)+H2O(g)⇌CO2(g)+H2 (g)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化学平

(2013•上海二模)水煤气转化反应CO(g)+H2O(g)⇌CO2(g)+H2 (g)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1)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c(CO2)•c(H2)
c(CO)•c(H2O)
c(CO2)•c(H2)
c(CO)•c(H2O)

(2)一定温度下,在一个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说法中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选填编号).
a.容器中的压强不变 b.1mol H-H键断裂的同时断裂2molH-O键
c.v(CO)=v(H2O) d.c(CO)=c(H2
(3)将不同量的CO(g)和H2O(g)分别通入到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得到如下实验组1和实验组2的数据:
实验组 温度/℃ 起始量/mol 平衡量/mol 达到平衡所需时间/min
H2O CO H2 CO
1 650 2 4 1.6 2.4 3
2 650 1 2 0.8 1.2 5
3 950 1 2 - - -
①由实验组1的数据可知,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______%.
②由实验组1和2的数据可分析,压强对该可逆反应的影响是______.
③有了实验组1和2的数据,再设计实验组3,其目的是______.
orddhwz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邋邋遢遢崛起 幼苗

共回答了24个问题采纳率:95.8% 举报

解题思路:(1)化学平衡常数,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生成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除以各反应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所得的比值,据此书写;
(2)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平衡时各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含量等不再发生变化,以及由此衍生的其它量不变,可由此进行判断;
(3)①、由表中数据可知,实验1组3min到达平衡,平衡时CO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为4mol-2.4mol=1.6mol,结合转化率定义计算;
②、由表中数据可知,实验1组压强为实验2组的2倍,实验1组压强增大到达平衡时缩短,平衡时各组分的物质的量为实验2组的2倍,反应物转化率不变;
③、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实验3与实验1、2组相比温度升高,压强对平衡不影响,故应是探究温度对该反应平衡的影响,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可逆反应CO(g)+H2O(g)⇌CO2(g)+H2 (g)的化学平衡常数k=
c(CO2)•c(H2)
c(CO)•c(H2O),
故答案为:
c(CO2)•c(H2)
c(CO)•c(H2O);
(2)a.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发生变化,容器中始终压强不变,不能说明反应到达平衡,故a错误;
b.l molH-H键断裂的同时断裂2mol H-O键,断裂2mol H-O键同时生成l molH-H键,说明反应到达平衡,故b正确;
c.根据反应可知,自始至终v(CO)=v(H2O),若v(CO)=v(H2O),则v(H2O)=v(H2O),说明反应到达平衡,故c正确;
d.根据反应可知,自始至终c(CO)=c(H2),不能说明反应到达平衡,故d错误;
故选:bc;
(3)①、由表中数据可知,实验1组3min到达平衡,平衡时CO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为4mol-2.4mol=1.6mol,故CO的转化率为[1.6mol/4mol]×100%=40%,故答案为:40;
②、由表中数据可知,实验1组压强为实验2组的2倍,实验1组压强增大到达平衡时缩短,故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
平衡时各组分的物质的量为实验2组的2倍,增大压强反应物转化率不变,化学平衡不移动,
故答案为: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增大压强反应物转化率不变,化学平衡不移动;
③、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实验3与实验1、2组相比温度升高,压强对平衡不影响,故应是探究温度对该反应平衡的影响,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故答案为:探究温度对该反应平衡的影响,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点评:
本题考点: 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化学平衡的计算.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化学平衡有关计算、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等,难度不大,注意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影响.

1年前

9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6 q. 0.631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