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低碳经济”是在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提出严峻挑战的大背景下提出的。低碳经济简

(32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低碳经济”是在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提出严峻挑战的大背景下提出的。低碳经济简单说就是二氧化碳低排放的经济。实质是高效、节能、环保、绿色经济的综合经济模式,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观、发展观、消费观的根本性转变。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为实现“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世界”各国开始进行交流合作,一些制度和政策也应运而生。
(1)依据材料一,运用经济常识说明我国如何适应低碳经济的要求?(10分)
(2)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在材料一中是如何体现的?(10分)
材料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发言承诺“中国政府确定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是中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是对中国人民和全人类负责的,不附加任何条件,不与任何国家的减排目标挂钩。中国言必信,行必果。无论会议达成什么成果,都将坚定不移地为实现甚至超过这个目标而努力。”
(3)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常识说明中国政府为什么作出这样的承诺?(12分)
材料一 奥巴马曾引述中国先哲孟子的话来描述美中目前的任务:“山径之溪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意思是山间的小路,经常有人走便成了一条小路;一段时间没有人去走它,又会被茅草堵塞了。
(7)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矛盾的观点,说明中美之间应如何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10分)
材料二 奥巴马访华前夕,中美贸易又起波澜。仅2009年11月份,美方就初步裁定对从中国进口的铜版纸、焦磷酸钾、磷酸二氢钾和磷酸氢二钾征收“双反关税”,对从中国进口的油井管征收高达99.14%的反倾销税,对中国输美金属丝网托盘实施2.02%至437.73%的惩罚性关税。“中国制造”正成为日益抬头的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大受害者。
(8)面对日益严重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我国出口企业应采取哪些措施积极应对?(10分)
流水帐坊主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杨文华_xx 幼苗

共回答了20个问题采纳率:90% 举报

(1)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建设生态文明。
②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③加强科技创新,加强研究和推广低碳技术,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和循环经济,追求绿色GDP,实现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全面提高。
④加大宣传力度,树立环保意识,倡导绿色消费,建设节约型社会。
⑤坚持对外开放,扩大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每点2分,共10分)
(2)①人类能够在实践的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这一活动表现为我们所说的“想”。低碳经济从表面看只是低碳排放的经济,而本质上则是人类对经济发展模式认识的又一次进步,这是人类能动地认识世界的具体表现。(4分)
②人类具有在正确认识指导下改造世界的能力,这一活动就是我们常说的“做”。人类减少二氧化碳排量,转变经济发展模式,采用新技术,节能环保等措施正体现了这一点。(4分)
③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必须具备良好的精神状态。人类生存观、发展观、消费观的根本转变以及各国在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上的合作反映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正体现了这一点。(2分)
(3)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更好更快地发展我国经济这一国家经济利益要求我国要发展“低碳经济”;(3分)
②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和基本目标及原则,要求根据我国国情自主行动坚持节能减
排,不附加任何条件;(3分)
③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
益(3分)
④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是联合国的宗旨,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政
府义不容辞的责任。(3分)
39.(7)①中美之间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既存在共同利益,又存在利益的分歧。双方应增进相互了解和战略互信,推动新时期中美关系取得更大发展。(3分)
②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双方在地区及全球性问题上应保
持着有效磋商和协调,推动中美关系沿着积极全面合作的轨道上不断向前发展(3分)
③矛盾具有特殊性。不同国家在不同问题上有不同的利益诉求和立场,双方应遵循相互尊重、
求同存异、合作共赢的原则,为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不断做出新的贡献。(3分)
综合1分;
(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8)①实行贸易方式多样化和市场多元化战略,努力保持客户稳定。
②提高产品科技含量,积极加快产业升级步伐;
③转变经营方式,避免盲目的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
④企业要密切配合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积极应诉,据理力争,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每小点2分,综合2分
(考生若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年前

1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7 q. 0.705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