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1、选段主要是从哪几方面来写景的?这些景物的描写对泛舟起了怎样的作用?
2、作者和客人泛舟在赤壁之上的江上,载明月光下朗诵着“窈窕”的美诗,欣赏着“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胜景,有一种怎样的感觉?
3、苏轼的文章字斟句酌,佳句纷呈.请写出选段中你最喜欢的一句,并说明理由.
impaul 1年前 已收到2个回答 举报

bonobo 幼苗

共回答了15个问题采纳率:80% 举报

1,江水,明月,白雾,通过景色和人的感情相容,以景写情,以情序景.情不深,景焉能美?你认为呢?
最喜“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作者身处一舟,却能从全景看景,此正是作者的大胸怀的写照.

1年前

10

playcenter 幼苗

共回答了1个问题 举报

a

1年前

2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7 q. 0.680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