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海南)已知小麦无芒(A)与有芒(a)为一对相对性状,用适宜的诱变方式处理花药可导致基因突变.为了确定基因A是

(2012•海南)已知小麦无芒(A)与有芒(a)为一对相对性状,用适宜的诱变方式处理花药可导致基因突变.为了确定基因A是否突变为基因a,有人设计了以下4个杂交组合,杂交前对每个组合中父本的花药进行诱变处理,然后与未经处理的母本进行杂交.若要通过对杂交子一代表现型的分析来确定该基因是否发生突变,则最佳的杂交组合是(  )
A.♂无芒×♀有芒(♂AA×♀aa)
B.♂无芒×♀有芒(♂Aa×♀aa)
C.♂无芒×♀无芒(♂Aa×♀Aa)
D.♂无芒×♀无芒(♂AA×♀Aa)
拉面120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xibuxiaofei 春芽

共回答了16个问题采纳率:81.3% 举报

解题思路:由于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有显性作用,如果A基因发生突变而变为a基因,这时无芒的纯合子父本AA产生含a的配子,当遇a的雌配子时,形成受精卵aa,将来发育的植株表现出隐性性状,所以最佳的杂交组合为父本为显性纯合子,母本为隐性纯合子组.

A、突变前,子代绝无有芒,突变后有一部分是有芒.前后变化巨大,A符合题意;
B、突变前,子代一半有芒,突变后超过一半有芒.前后变化不大,B不符合题意;
C、突变前,子代四分之一有芒,突变后超过四分之一有芒,前后变化不大,C不符合题意;
D、突变前,子代绝无有芒,突变后有一小部分是有芒,前后变化没有A项大,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点: 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考点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基因对性状的作用,同时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和应用能力,难度不大.

1年前

10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6 q. 1.632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