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2年,德国科学家沙克斯做过这样的实验:他每天早晨、傍晚,深夜三个时间从同一棵植物上摘下一片叶子,再用打孔器在这三片

1862年,德国科学家沙克斯做过这样的实验:他每天早晨、傍晚,深夜三个时间从同一棵植物上摘下一片叶子,再用打孔器在这三片叶子上各取下同样大小的一块圆片,烘干后称重,结果发现:深夜取下来的叶片最轻,早晨取下来的比较重,傍晚的最重.他又把这三个圆片放入酒精中煮一下,取出后,用水冲洗,加碘液染色,结果发现:深夜的颜色最浅,傍晚的颜色最深.试分析说明早晨、傍晚、深夜出现三种不同结果的原因.
(1)早晨的样品比较重,这说明______.
(2)傍晚的样品最重,碘酒处理时蓝色最深,这说明______.
(3)深夜的样品最轻,颜色最浅,这表明______.
yutangchun1981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yangadi159 春芽

共回答了20个问题采纳率:100% 举报

解题思路:做此题需要利用有关光合作用以及呼吸作用等方面的知识.解答此题找出题干中三次时间不同而导致叶片重量不同的原因,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有关,光合作用24小时内制造有有机物多少不一样与光照这个条件有关系,这些是解答此题的突破点.

(1)早晨时间植物见光的时间不长,所以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也不长,因此虽然制造了有机物淀粉,但积累的不是最多,所以样品是比较重.
(2)光合作用进行的条件之一就是光能,在光照备件下傍晚的样品已经进行了一天的光合作用,积累了大量的有机物淀粉,所以样品称起来最重,碘酒处理时蓝色最深.
(3)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条件之一就是需要光能,深夜的植物,在太阳下山之后,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了,但是呼吸作用还是正常进行,所以淀粉在不见光的时候不但没有制造而且还不断地被呼吸作用所分解,所以样品最轻,叶内淀粉已很少.
故答案为:(1)早晨已开始进行光合作用,淀粉逐渐增多.
(2)傍晚光合作用虽减弱,但整个白天合成积累了淀粉.
(3)深夜光合作用停止,白天制造的淀粉在夜晚被运送到植物其它部位,叶内淀粉已很少.

点评:
本题考点: 光合作用的概念.

考点点评: 此题的解题的突破点在碘液的染色的深浅,淀粉遇碘变蓝,如果颜色深说明淀粉较多,如果颜色浅说明淀粉较少.从淀粉的多少考虑到重量的变化,由此想到光合作用的变化及与呼吸作用的关系,就较容易地解答此题了.

1年前

4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6 q. 0.012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