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虹口区一模)回答有关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及其调节的问题.

(2014•虹口区一模)回答有关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及其调节的问题.
正常情况下,人体内血浆、组织液和细胞内液中都有电解质,并在人体中保持平衡.
(1)细胞外液中存在的主要阳离子是______;静息状态下,该离子与K+共同维持神经细胞质膜的______.
(2)构建人体内K+离子的动态平衡模型,在如图1图形框中用箭头表示.(不考虑血细胞、血管壁细胞等特殊细胞)

肾在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肾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肾单位,每个肾单位包括肾小囊、肾小球和肾小管.图2为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
(3)用编号和箭头表示肾单位内液体的流动方向:______.
1844年,德国生理学家C.Ludwig对尿液的形成做出假设,认为肾小球的作用可能是滤过,滤出液应与血浆一样,只是没有蛋白质.1920年,A.N.Richards用蛙等动物做实验获得成功,他用玻璃微管插入蛙的肾脏,取出液体分析,结果与C.Ludwig的预期一致,从而证明了滤过假说是正确的.
(4)你认为,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玻璃微管应插到[]______.
(5)比较⑥中液体和②中液体的K+浓度,K+浓度高的是______,原因是______.
(6)若某一健康人剧烈运动失水,①中含水量下降,则⑥中液体的量______;参与调节此时水分平衡的神经调节机制是______.
hsdfhdfjfgjghk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汤多比 幼苗

共回答了21个问题采纳率:95.2% 举报

解题思路:钾离子主要存在于细胞外,钠离子主要存在于细胞内,细胞内外的膜电位由钠离子和钾离子维持;钾离子的排出特点是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在肾单位中,液体通过肾小球的过滤,进入肾小囊,然后进入到肾小管,所以液体的流动方向是③→②→④;肾小球过滤后,进入到肾小囊,所以推测玻璃微管可能插入到肾小囊中;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后,大量的水被吸收,导致溶液浓度增大;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机体通过调节使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多,导致尿量减少;同时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后,将神经冲动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

(1)钾离子主要存在于细胞外,钠离子主要存在于细胞内,细胞内外的膜电位由钠离子和钾离子维持.
(2)钾离子的排出特点是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
(3)在肾单位中,液体通过肾小球的过滤,进入肾小囊,然后进入到肾小管,所以液体的流动方向是③→②→④.
(4)肾小球过滤后,进入到肾小囊,所以推测玻璃微管可能插入到肾小囊中.
(5)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后,大量的水被吸收,导致溶液浓度增大.
(6)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机体通过调节使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多,导致尿量减少;同时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后,将神经冲动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
故答案为:
(1)Na+膜电位
(2)
(3)③→②→④
(4)②肾小囊
(5)⑥大量的水被重吸收,尿液被浓缩
(6)减少下丘脑渴觉中枢兴奋,引起口渴,主动饮水

点评:
本题考点: 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

考点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水盐平衡调节,同时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1年前

8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6 q. 0.016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