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盐城一模)(选修模块3-3)

(2009•盐城一模)(选修模块3-3)
(1)如图甲所示,导热的气缸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用活塞把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气缸中,气缸的内壁光滑.现用水平外力F作用于活塞杆,使活塞缓慢地向右移动,由状态①变化到状态②,如果环境保持恒温,此过程可用下列 (图乙)______图象表示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两个分子甲和乙相距较远(此时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设甲固定不动,乙逐渐向甲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在整个移动过程中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B.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破坏空间点阵,增加分子势能,而分子平均动能却保持不变,所以晶体有固定的熔点
C.凡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在热传递中,热量只能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而不能从低温物体传递给高温物体
D.控制液面上方饱和汽的体积不变,升高温度,则达到动态平衡后该饱和汽的质量增大,密度增大,压强也增大
(3)如图丙所示,用面积为S 的活塞在汽缸内封闭着一定质量的空气,活塞质量为m,在活塞上加一恒定压力F,使活塞下降的最大高度为△h,已知此过程中气体放出的热量为Q,外界大气压强为p0,问此过程中被封闭气体的内能变化了多少?

飞舞之灵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浴鱼 幼苗

共回答了15个问题采纳率:100% 举报

(1)A:双曲线的方程:PV=恒量,故A正确,B错误;
C:①到②的过程体积减小,与题意相悖,故C错误;
D:①到②的过程温度不变,压强减小,根据玻意耳定律,气体的体积增大,故D正确.
故选AD;
(2)A、两个分子甲和乙相距较远(此时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设甲固定不动,乙逐渐向甲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在整个移动过程中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最后再增加,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故A错误;
B、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破坏空间点阵,增加分子势能,而分子平均动能却保持不变,所以晶体有固定的熔点,故B正确;
C、凡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在热传递中,热量只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而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给高温物体,故C错误;
D、控制液面上方饱和汽的体积不变,升高温度,则达到动态平衡后该饱和汽的质量增大,密度增大,压强也增大,故D正确;
故选BD;
(3)由热力学第一定律△U=W+Q得
△U=(F+mg+P0S)△h-Q
故答案为:(1)AD;(2)BD;(3)(F+mg+P0S)△h-Q.

1年前

10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6 q. 0.013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