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化轨道理论问题拿Nh3做例子吧,明明N原子2P轨道有3个未成对电子,可以达到结合3个H原子的条件.为什么还要2s轨道越

杂化轨道理论问题
拿Nh3做例子吧,明明N原子2P轨道有3个未成对电子,可以达到结合3个H原子的条件.为什么还要2s轨道越迁后再杂化后再结合三个H原子?难道是因为NH3的VSEPR模型为四面体,为了解释这现象鲍林提出的假设还是有实验依据?为什么要这样?为什么不直接结合?
yuo0222 1年前 已收到2个回答 举报

790810790930 幼苗

共回答了12个问题采纳率:83.3% 举报

同意二楼的说法,是你应该考虑它为什么会这样,鲍尔是根据结果提出理论的,不是因为理论的提出而这样.因为电子之间是排斥的,那么他们必须找到一种最稳定的结构,应该说成这样,他们自发的形成一种稳定的结构,实验结果告诉我们,空间中四点的结构最稳定的是正四面体,例子是ch4,但考虑到nh3有一孤对电子,所以稍微变形.现在说它为什么要杂化,根据s和p的图像,根本不可能形成正四面体的,我以ch4作例子.所以它们就要杂化,变成同一能量级别的状态,或者是电子云区域.

1年前

8

股海亦无涯 幼苗

共回答了17个问题采纳率:82.4% 举报

杂化轨道理论、以及分子轨道理论,都是用来解释分子空间构型提出来的,当然也是根据很多实验结果提出的。自然学科的很多理论,都是用来解释现象而提出的,并且会被不断完善或替代。 正如4楼所说,不同能级的轨道,成键后能量不同,不可能形成正四面体等比较正的构型,因此可以通过杂化,形成等价的简并轨道,或者重组为分子轨道。前者是杂化理论,后者是分子轨道理论。都可以用来解释这个,因此,杂化也不是唯一的解释。...

1年前

1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8 q. 0.056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