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

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
(1)在该实验中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应保持______不变,用钩码重力作为小车所受的拉力.
(2)如图(b)是某次实验打出的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未画出,电源的频率为50Hz.从纸带上测出x1=3.20cm,x2=4.56cm,x5=8.42cm,x6=9.70cm.则木块加速度大小a=______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
(3)通过改变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可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与所受拉力F的关系图象.在轨道水平和倾斜的两种情况下分别做了实验,得到了两条a-F图线,如图(c)所示.图线______ (选填“①”或“②”)是在轨道水平的情况下得到的.
(4)随着钩码的数量增大到一定程度,图(c)中的图线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
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匪兵186号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张晓鸿123 幼苗

共回答了11个问题采纳率:100% 举报

解题思路:(1)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加速度与质量、力的关系,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
(2)根据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运用逐差法求出木块的加速度.
(3)小车在水平轨道上运动,没有平衡摩擦力,当F不为零是,加速度仍然为零,结合该规律判断正确的图线.
(4)当所挂钩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时,钩码的重力等于绳子的拉力.

(1)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
(2)根据△x=aT2,运用逐差法得,a=
x5+x6−x1−x2
8T2=
(8.42+9.70−3.20−4.56)×10−2
8×0.01=1.3m/s2
(3)在水平轨道上运动时,由于摩擦力的影响,当F不为零时,加速度仍然为零,知图线②是在轨道水平的情况下得到的.
(4)随着钩码的数量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图(b)的图线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不再满足小车质量远大于钩码质量,因此我们再把用钩码所受重力作为小车所受的拉力,会导致大的误差,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故答案为:(1)小车质量(2)1.3(3)②(4)C

点评:
本题考点: 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

考点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以及图线发生弯曲的原因,掌握纸带的处理方法,会通过纸带求解加速度.

1年前

8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6 q. 3.552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