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用如图装置制取氧气,请回答:

某同学用如图装置制取氧气,请回答:
(1)写出仪器名称: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
(2)检查装置B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若______现象,说明气密性良好.
(3)装置A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的原因______
(4)若要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发生装置应选择______(填序号),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目的是_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反应.
(5)采用装置B制取氧气时,所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
(6)收集氧气可以选择装置______ 或______(填序号),原因是______、______.若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若有______现象,则收集满.
(7)某同学收集完毕,先停止加热再将导管移出水面,这种操作会引起什么后果:______.
(8)若某同学用装置C收集的氧气不纯,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9)若某同学用A和D装置制取氧气,结果收集不到氧气,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zy9543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fyyswj33 花朵

共回答了10个问题采纳率:90% 举报

解题思路:试管是常用的反应容器,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集气瓶是收集气体的仪器,水槽是盛水的仪器;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加热高锰酸钾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是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氧气的验满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检查装置B气密性的方法是:将导管一端伸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观察到导管产生气泡,证明严密;装置A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的原因: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破裂;某同学收集完毕,先停止加热再将导管移出水面,造成的后果是:水槽中的水倒吸进入试管,引起试管破裂;用装置C收集的氧气不纯,其原因可能是:一有气泡就开始收集或集气瓶中水未装满水,留有气泡等;若某同学用A和D装置制取氧气,结果收集不到氧气,其原因可能是:装置气密性不好.

(1)试管是常用的反应容器,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集气瓶是收集气体的仪器,水槽是盛水的仪器,故答案为:试管,酒精灯,集气瓶,水槽
(2)检查装置B气密性的方法是:将导管一端伸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观察到导管产生气泡,证明严密;故答案为:将导管一端伸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 导管产生气泡.
(3)装置A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的原因: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破裂;故答案为: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破裂.
(4)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加热高锰酸钾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是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属于分解反应;故答案为:A;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处导管;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分解.
(5)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故答案为: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氧气;
(6)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氧气的验满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故答案为:C或D;氧气不易溶于水;氧气密度大于空气; 用带火星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
(7)某同学收集完毕,先停止加热再将导管移出水面,造成的后果是:水槽中的水倒吸进入试管,引起试管破裂;故答案为:水槽中的水倒吸进入试管,引起试管破裂.
(8)用装置C收集的氧气不纯,其原因可能是:一有气泡就开始收集或集气瓶中水未装满水,留有气泡等;故答案为:一有气泡就开始收集或集气瓶中水未装满水,留有气泡
(9)若某同学用A和D装置制取氧气,结果收集不到氧气,其原因可能是:装置气密性不好;故答案为:装置气密性不好.

点评:
本题考点: 氧气的制取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氧气的收集方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考点点评: 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文字表达式的书写、气体的验满和注意事项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1年前

3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6 q. 0.013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