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小题。(22分)庖丁解牛《庄子》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22分)庖丁解牛《庄子》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22分)
庖丁解牛
《庄子》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目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卻,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车瓜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小题1:写出下列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1)乃中《经首》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技经 肯綮 之未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刀而藏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恢恢 乎其于游刃有余地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虛词的意义与用法。(4分)
(1)技 至此乎?
(2)官知止 神欲行
(3)庖丁 文惠君解牛
(4)手 所触
小题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8分)
(1)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而止,行为迟。(4分)
(2)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4分)
小题4:庖丁解牛技术高超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可以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6分)

wulbbi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zhima119 春芽

共回答了22个问题采纳率:90.9% 举报

小题1:(1)会:节奏。(2)肯綮:筋骨结合的地方。(3)善,通“缮”,修治。这里是拭擦的意思。(4)恢恢:很宽绰的样子。(4分,每题1分)
小题1:(1)盖:通“盍(hé)”,何,怎样,疑问代词。(2)而,转折连词,但是。 (3)介词,替,给。(4)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4分,每题1分)
小题1:(1)每碰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我看到那里很难下刀,就小心翼翼地提高警惕,目光因为有这个交错聚结的地方而集中在那里,动作也因此而缓慢下来。(4分)
(2)我喜欢(追求)的是天道(自然规律),已经超过(一般的)技术了。(4分)
小题1:庖丁解牛技术高超的原因:其一,对“道”的追求超过了对技术的追求,不停留在具体的“技”上,而是在探求解牛的规律上实践。其二,不懈实践,在反复实践中积累经验,探求规律,运用规律,他由“目有全牛”到“目无全牛”又 飞跃到“游刃有余”。其三,谨慎小心,尊重规律,“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力甚微”,从来不骄傲大意。(3分)
庖丁解牛技术的高超,并非天生而来,而是长期反复实践的结果。它说明:凡事只有反复实践,才能认识并掌握其客观规律,做起事来,才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即便掌握了规律,也不能掉以轻心,只有谨慎从事,才能把事情做好。(3分,共6分)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考点,能力层次为B,侧重“理解”能力的考核。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考点,能力层次为B,侧重“理解”能力的考核。
小题1:(1)“族”“ 为”“ 怵然”“ 迟”(2)“所好”“ 道”“ 进”判断句式
小题1:依据“臣之所好者,道也”“ 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力甚微”判断庖丁解牛技术高超的原因,再谈启示,注意“游刃有余”的含义。

1年前

5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7 q. 0.301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