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氏地震级别的常用对数及其具体的数学原理是什么?

不发贴不回贴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思遠的糖果 幼苗

共回答了17个问题采纳率:94.1% 举报

为了使结果不为负数,里克特定义在距离震中100千米处之观测点地震仪记录到的最大水平位移为1微米(这也是伍德-安德森扭力式地震仪的最大精度)的地震作为0级地震.按照这个定义,如果距震中100千米处的伍德-安德森扭力式地震仪测得的地震波振幅为1毫米(10^3微米)的话,则震级为里氏3级.里氏震级并没有规定上限或下限.现代精密的地震仪经常记录到规模为负数的地震.由于当初设计里氏震级时所使用的伍德-安德森扭力式地震仪的限制,近震规模 ML 若大于约6.8或观测点距离震中超过约600千米便不适用.后来研究人员提议了一些改进,其中面波震级(MS)和体波震级(Mb)最为常用.
地震的级数就是当地震发生时,以地震波的形式放出的能量
E=10^4.8×10^(1.5M)焦耳
其中M为地震级数前国际上使用的地震震级——里克特级数,是由美国地震学家里克特所制定,它直接同震源中心释放的能量(热能和动能)大小有关,震源放出的能量越大,震级就越大.里克特级数每增加一级,即表示所释放的热能量大了10√10倍.假定第1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为k,第2级应为10√10k,第3级应为1000k,依此类推,第7级为10亿k.
简单来说,地震级别就是通过测量地球放出能量,能量与里氏级对应关系
㏒E=4.8+1.5M ;
1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为200万J;(J是能量单位).每提高一级,能量大约增加31倍.

1年前

10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6 q. 0.026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