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镇江)A图是物质M和N的溶解度曲线.B图中甲、乙试管分别盛有M、N的饱和溶液,试管底均有未溶解的M、N固体.

(2008•镇江)A图是物质M和N的溶解度曲线.B图中甲、乙试管分别盛有M、N的饱和溶液,试管底均有未溶解的M、N固体.向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后,甲中的固体增加,乙中的固体减少,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A.干冰
B.硝酸铵固体
C.氧化钙
D.氢氧化钠固体
郁勋爵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szsw1999 幼苗

共回答了22个问题采纳率:90.9% 举报

解题思路:根据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来考虑本题尤其是温度对它们的影响.

由图示可知M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N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由向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后,甲中的固体增加,乙中的固体减少,说明是降温造成的,降温M由饱和变过饱和,有固体析出,固体增加,N由饱和变不饱和,固体又溶解了一部分,固体减少,干冰溶于水能使温度降低,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收热量,也能使温度降低,氧化钙、氢氧化钠溶于水都放出热量.
故选AB.

点评:
本题考点: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考点点评: 要熟记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记住常见的溶于水放热的有:浓硫酸、生石灰、氢氧化钠固体.常见吸热的有:硝酸铵.

1年前

8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6 q. 0.022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