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由于语法、语义音素造成的歧义,并能指出分析产生歧义的原因

分析—由于语法、语义音素造成的歧义,并能指出分析产生歧义的原因
100字左右
Makism 1年前 已收到2个回答 举报

chkjwl 幼苗

共回答了17个问题采纳率:100% 举报

先看看一段英文,如下:
“A stray flicker of hair stood up amongst the mass of honeyed blond and he tried to smooth it down only to have it pop back up again.”
其中“A stray flicker of hair”,直译是:“离群的髪光”(“离群的发光”)——其中“flicker of hair”即”头发的闪光”之意——可减缩为“发光”.
那么,“发光”一词,在现行的汉语中即产生了“歧义”:
1、“发”作为语义义素与繁体的“头发”的“髪”,在发音上相同,但意义不同;
2、在语法上,现行汉语中的“发光”之“发”既可为“动词”,亦可谓“名词”;作为动词,是“动宾结构”,作为名词是“偏正结构”;
3、产生歧义的原因,是“简化”造成的,如果仍保留原汉字中的繁体字形:“发光”与“髪光”,便不会产生歧义了.
这说明:当初简化汉字,其思路仅仅是从“单字”出发来从事汉字简化工作的,而不是从语言的角度实施的,因此,人们便不得不采取另外的表达方式(多写几个字),来避开这种歧义,字是简化了,但语言表达上并不一定是简化了.

1年前

10

pytiger 幼苗

共回答了62个问题 举报

重点讨论英语名词词组和限定动词产生的歧义,并尝试对这些结构歧义现象进行分析学习者依托系统功能语法知识,明了 danc2ing这个单词的双重功能———既可作类

1年前

0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7 q. 2.687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