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福建)(1)元素M 的离子与NH4+所含电子数和质子数均相同,则M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

(2012•福建)(1)元素M 的离子与NH4+所含电子数和质子数均相同,则M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
(2)硫酸铝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3)能证明Na2SO3溶液中存在SO32-+H2O⇌HSO3-+OH-水解平衡的事实是______(填序号).
A.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H2SO4溶液后红色退去
B.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氯水后红色退去
C.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BaCl2溶液后产生沉淀且红色退去
(4)元素X、Y 在周期表中位于向一主族,化合物Cu2X和Cu2Y 可发生如下转化(其中D 是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

①非金属性X______Y(填“>”或“<”)
②Cu2Y与过量浓硝酸反应有红棕色气体生成,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5)在恒容绝热(不与外界交换能量)条件下进行2A ( g )+B ( g)⇌2C ( g )+D ( s)反应,按下表数据投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测得体系压强升高.简述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变化关系:
物质ABCD
起始投料/mol2120
岑豆豆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千鸟雷切 幼苗

共回答了25个问题采纳率:92% 举报

解题思路:(1)N的质子数为7,H的质子数为1,所以NH4+中质子数为11,电子数为10个,据此解答;
(2)硫酸铝溶液与氨水反应可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硫酸铵;
(3)如果亚硫酸钠不水解,则溶液中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浓度相等,溶液呈中性,向溶液中加入酚酞后溶液不变色,加入和亚硫酸根离子反应的物质后,溶液红色褪色,则证明存在水解平衡;
(4)①采用逆推法,悬浊液与D的溶液(葡萄糖溶液)生成砖红色沉淀是氧化亚铜,推出X、Y元素,再解答;
②Cu2Y为氧化亚铜,+1价的铜具有还原性,硝酸具有氧化性,根据得失电子守恒配平;
(5)根据压强和温度对化学反应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结合化学平衡常数计算公式解答;

(1)N的质子数为7,H的质子数为1,NH4+中含有10个电子,11个质子,与之相同的单核离子为钠离子,则M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故答案为:

(2)硫酸铝溶液与氨水反应可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硫酸铵,氢氧化铝不能溶于弱碱,则该反应为Al2(SO43+6NH3.H2O═2Al(OH)3↓+3(NH42SO4,其离子反应为2Al3++3NH3.H2O═2Al(OH)3↓+3NH4+
故答案为:Al3++3NH3•H2O=Al(OH)3↓+3NH4+
(3)A.滴入酚酞试液变红,说明溶液呈碱性,再加入硫酸溶液后,生成具有漂白性的SO2,溶液褪色,不能说明存在SO32-+H2O⇌HSO3-+OH-水解平衡,故A错误;
B.滴入酚酞试液变红,再加入氯水后,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具有漂白性,能使红色褪色,氯气具有强氧化性,Cl2+SO32-+H2O═SO42-+2Cl-+2H+,Cl2+HSO3-+H2O═SO4 2-+2Cl-+3H+,氯气和碱发生歧化反应,Cl2+2OH-═ClO-+Cl-+H2O,溶液褪色,不能说明存在SO32-+H2O⇌HSO3-+OH-水解平衡,故B错误;
C.滴入酚酞试液变红,说明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大于氢离子浓度,再加入氯化钡溶液后,钡离子和亚硫酸根离子反应而和亚硫酸氢根离子不反应,钡离子和亚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亚硫酸钡沉淀,且溶液红色褪去,所以说明存在SO32-+H2O⇌HSO3-+OH-水解平衡,故C正确;
故选C.
(4)①根据悬浊液与D的溶液(葡萄糖溶液)生成砖红色沉淀是氧化亚铜,推出Y为O元素,再根据X,Y同主族,推出X为S元素,同一主族,从上往下,非金属性在逐渐减弱,所以,非金属性X<Y;
故答案为:<;
②Cu2Y为氧化亚铜,Cu2O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红棕色的气体NO2,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配平,该反应的方程式为:Cu2O+6HNO3(浓)=2Cu(NO32+2NO2↑+3H2O,
故答案为:Cu2O+6HNO3(浓)=2Cu(NO32+2NO2↑+3H2O;
(5)D为固态,2A ( g )+B ( g)⇌2C ( g )+D ( s)正反应是一个体积缩小的反应,反应在恒容绝热的情况下,从正反应开始,反应达到平衡后,体系压强升高,可推知气体体积变大,说明化学平衡逆向移动;温度升高,化学平衡逆向移动,与压强升高一致,说明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因此推出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平衡常数K=
C(C)2
C(A)2.C(B)生成物浓度越小,反应物浓度越大,K值越小,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小,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所以该题化学平衡常数与温度成反比,
故答案为:平衡常数与温度成反比.

点评:
本题考点: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盐类水解的应用.

考点点评: 本题较为综合,主要考查推断和逻辑分析能力,明确物质的性质及发生的化学反应是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1年前

10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7 q. 2.634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