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下列图1甲是关于生态系统成分的概念图(部分),①~⑦表示有关连线的序号,箭头⑦的意义是“C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图

I、下列图1甲是关于生态系统成分的概念图(部分),①~⑦表示有关连线的序号,箭头⑦的意义是“C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图乙表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能量单位为:J/cm2•a,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A代表的是______.
(2)若①~④表示碳循环的有关连线,则④表示B通过______作用为C提供营养.
若①~④表示能量流动的有关连线,则其中不应该画出的箭头是______ (从①~④中选填).
(3)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紧密联系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依据此原理,可以合理巧接食物链,实规农业生态系统内______,以提髙农产品的产量,并减少环境污染.
(4)根据图乙回答,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J/(cm2•a),其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______.
II、植物微型繁殖技术属于植物组织培养的范畴.该技术可以保持品种的遗传性,且 繁殖种苗的速度快.离体的叶肉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最终能够形成完整的植株.
(l)该技术基本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
①外植体消毒②制备MS培养基③接种④培养⑤栽培⑥移栽
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①→③→④→⑤→⑥
C.②→①→③→④→⑥→⑤D.①→②→③→④→⑥→⑤
(2)微型繁殖过程中,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单独使用可诱导试管苗生根,而与______配比适宜时可促进芽的增殖.把试管苗转接到新的培养基上时,需要在超净卫作台上进行,其原因 是避免______的污染
(3)将该植物试管苗养在含不同浓度蔗糖的培养基上一段时 间后,单株鲜重和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如图2.据图分析,随着培养 基中蔗糖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趋势是逐渐减小,单株鲜 重的变化趋势是______.据图2判断,培养基中不含蔗糖时,试管苗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的量______ (能、不能)满足自身最佳生长的需要.
(4)据图推测,若要在试管苗生根的过程中提髙其光合作用能力,应适当______ (降低,增加)培养基中蔗糖浓度以提高试管苗的自养能力.
haoao1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海涯孤独客 幼苗

共回答了23个问题采纳率:87% 举报

解题思路:I、根据题意,C与消费者属于同级概念,而且举例为小麦,可以推断C为生产者.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是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结合题意可以推断⑥上的联系词为“固定”最合适.B为分解者,①是营养关系,②③是残枝败叶、遗体残骸、粪便.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1)非生物成分:无机盐、阳光、温度、水等.(2)生物成分: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最基本、最关键的成分)、消费者主要是各种动物、分解者主要某腐生细菌和真菌,也包括蚯蚓等腐生动物.
II、
1、植物组织培养的注意事项:(1)接种时应注意的事项:①接种室要消毒;②无菌操作;③接种时要防止交叉污染;④接种完立刻盖好瓶口.(2)外植体接种前,需要将接种室、接种箱灭菌和对外植体消毒的操作.
2、植物组织培养中植物激素使用:物组织培养中关键性激素是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同时使用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时,两者用量的比例影响植物细胞的发育方向;先使用细胞分裂素,后使用生长素,细胞既分裂也分化.
3、以蔗糖作为碳源,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1)同样作为碳源为植物细胞提供能量来源,蔗糖较葡萄糖能更好地调节培养基内的渗透压.配制相同质量分数的培养基,蔗糖形成的渗透压要明显低于葡萄糖,因此若采用葡萄糖作为碳源,易使植物细胞脱水而生长不良.同时,植物细胞吸收蔗糖的速率要明显慢于吸收葡萄糖的速率,所以蔗糖形成的渗透压可相对长期的保持稳定.(2)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要时刻注意防止培养基受到微生物的污染.微生物生长所需的碳源最常用的是葡萄糖,一般很少利用蔗糖.因此,采用蔗糖作为培养基的碳源,可一定程度上减少微生物的污染.(3)诱导作用.在培养基成分中,增加生长素的浓度,导致木质部形成,增加蔗糖浓度则导致韧皮部形成.当生长素水平恒定时,2%蔗糖使分化出的全部是木质部,4%蔗糖使分化出的几乎全部是韧皮部,3%蔗糖则可以分化出两者.所以,生长素和蔗糖浓度决定愈伤组织中维管束的类型与数量.因此,在植物组培中要选用蔗糖而不选用葡萄糖.

I、(1)(2)分解者分解残枝败叶、遗体残骸、粪便的有机物为无机物,为生产者提供无机盐等营养物质.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途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和食物网有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的.故不需要④.
(3)农业生态系统合理巧接食物链,实规能量和物质的多级利用,以提髙农产品的产量,并减少环境污染.
(4)假设生产者输入到植食性动物的能量为xJ/(cm2•a),植食性动物输入到肉食性动物的能量为yJ/(cm2•a).则根据输入能量=输出能量,对于肉食性动物而言,y+5=0.05+0.25+2.1+5.1,得y=2.5J/(cm2•a);对于植食性动物而言,x+2=0.5+y+4+9,得x=14J/(cm2•a),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3+x+70+23=117J/(cm2•a).其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14/117]×100%=12.7%.
II、(1)该技术基本操作的正确顺序:制备MS固体培养基→外植体消毒→接种→培养→移栽→栽培.
(2)物组织培养中关键性激素是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同时使用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时,两者用量的比例影响植物细胞的发育方向.生长素比细胞分裂素含量高,可促进根的分化;生长素比细胞分裂素含量低,可促进芽的分化;两者含量相当,细胞分裂不分化.把试管苗转接到新的培养基上时,需要在超净卫作台上进行,以防微生物的污染.
(3)如图2分析,随着培养基中蔗糖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趋势是逐渐减小,单株鲜重的变化趋势是先增加后下降.植物组织培养基中不含蔗糖,无糖源,试管苗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的量不能满足自身最佳生长的需要.
(4)蔗糖较葡萄糖能更好地调节培养基内的渗透压.据图2可推测,若要在试管苗生根的过程中提髙其光合作用能力,应适当降低培养基中蔗糖浓度以提高试管苗的自养能力.
故答案为:
I、(1)能量
(2)分解 ④
(3)能量和物质的多级利用
(4)117 12.7%
II、(1)C
(2)细胞分裂数 微生物
(3)先增加后下降 不能
(4)降低

点评:
本题考点: 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功能;植物培养的条件及过程.

考点点评: 解决物质循环与新陈代谢的综合知识时,注意分解者的呼吸作用是一种分解作用,包括有氧呼吸、无氧呼吸.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利用植物细胞全能性的原理进行的,是植物细胞工程的基础.在操作过程应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杂菌污染,因为培养过程中使用的培养基营养物质丰富,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可以诱导试管苗生根,而如果要促进愈伤组织形成芽,则需要与细胞分裂素配比,促进愈伤组织产生和生长.

1年前

9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6 q. 0.010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