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心理学试验的设计方法的选择?

一个心理学试验的设计方法的选择?
刚入门心理学实验,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学,还望前辈指路.
简述:
简要目的:探究图像中某一元素的改变对其中另一元素影响人注意力上的变化
I.自变量:
(1)图像信息种类3个(比如说吧薯片、饼干、糕点),每个类别3种品种(比如薯片中乐事、上好佳、品客等);或者也可以理解为A,B,C,A中有a1,a2,a3,B中有b1,b2,b3...
(2)某一图像元素的改变,有3种水平,比如净含量100,200,300,或可理解为X,Y,Z
综上,处理总数有3*9=27类,例如,a1-X,b2-Y等等
II.因变量:图像中另一元素被人观察到的次数和时间(用眼动实验记录)
III.需控制的额外变量:
除下述两点外,其他设计元素均保持一致.
(1) 颜色:从实际出发,必须保证设计中某一条纹颜色的变化,因此,有三种颜色可供选择.可以理解为R,G,B,如a1-X-R
(2) 排列:从实际出发,必须保证设计中两个元素的交换,因此,有两种交换.可理解为 M,N.如a1-X-R-M
IV 其他
在实验时,被试者每次看一个图像,比如a1-X-R-M,因此还需考虑到出场顺序对实验影响的问题.
综上所述,应该用什么样的试验设计方法更为合适呢?求各位前辈们出谋划策呀~
首先,你对实验的可行性提出了质疑.原谅可能是我没有突出“比如说吧”的缘故,导致你产生了不必要的缘故.第一,实验的目的上,你可以理解为,一张图片中甲元素区域的信息改变时和被试是否关注乙区域存在显著相关.同时,我冒昧的说一句,我没有看懂你说的“因变量”到底是“因变量”还是“自变量”.自变量是甲元素区域信息的改变(见I),因变量是眼动数据中首次停留时间和停留长度.第二,在实验过程中,尽管尽可能的保持除了自变量外其他所有元素的一致性,但从实际角度出发,图片某些地方的颜色(3种)和排序(2种)却必须保留.因此,从严谨的角度出发,颜色和排序必须考虑为额外变量,在实验设计中需找方法消除.
其次,关于眼动测量的问题,确实被试观测一幅图片就十几秒的时间,但是,若要被试完成所有处理组合(即27个处理),则需要很长时间了.时间并不是主题,主要问题是回答有可能出现的质疑的声音,如”27个处理的出现顺序是否对于实验结果有影响呢?“,所以应该设计方法尽可能消除影响.
最后,我的统计学造诣确实不佳,所以才会发问寻求帮助.而我提问的主要目的是获得试验设计的思路来完善研究.我确实还是个学生,还需要前辈多多关照.
gfdgdfgh1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tygh002 幼苗

共回答了16个问题采纳率:93.8% 举报

你这个实验不会成功的,太繁琐了,实验肯定会失败的.不用写了.亲.

1年前 追问

6

gfdgdfgh1 举报

谢谢你的回答,关于你提到实验太繁琐,那么,有什么好的改进建议吗?

举报 tygh002

首先你测眼动,但是眼动和颜色、种类都没什么关系。眼动也许是因为图片上的美食所引起的,不是颜色、种类导致的。一个非常难吃的薯片,可能因为图片诱人,所以看的时间长。而你变化颜色、变化每袋的重量等,都不会导致眼动变化。还有眼动可能是随机因素,就是无意识、随机的眼动。可能不是由于因变量引起,可能由于心理在想事,所以眼神懈怠引起。所以测眼动不靠谱。
其次,眼动非常难测。实验太过于精确就非常复杂。实验费用会很高。
第三,你因变量已经有3个维度了,每个维度里又有三个,这个比较麻烦。你干什么呢,亲,故意增加维度,显示你多因素统计学得好是么?你这个要用什么统计方法呢?你说说。我都想不出用什么统计方法。卡方检验么?弄这么复杂?你这个方差分析是不能用的,等级方差分析都没法用。你测的不是数据呀亲。
反正一看你这个实验就不靠谱,根本不可能的实验。实验也没有条理。
你那个控制因素都没有用的。什么条纹啦,有用么?
还有那个出场顺序,根本胡说,顺序影响是时间很长的实验,顺序会有影响,你测量眼动,就十几秒钟的实验,顺序根本没有影响。
反正你这个实验一点都不靠谱。建议不要胡思乱想,从实际出发,设计出非常简单的实验。
简单的才好用。
你这个这么复杂,根本就是不靠谱的垃圾实验。你还自己为想得挺好的,挺高科技的。其实都是不靠谱。
建议这种实验改用量表研究,出调查问卷。
算了,不说了,我一看你这个实验,就知道你是个没毕业的学生。就会瞎想,根本不从实际考虑。
记得,实际要非常简单,非常方便的实验。
采纳我哦,亲。

gfdgdfgh1 举报

再次感谢大虾你的回答,针对你的疑惑我有以下几点阐述
首先,你对实验的可行性提出了质疑。原谅可能是我没有突出“比如说吧”的缘故,导致你产生了不必要的缘故。第一,实验的目的上,你可以理解为,一张图片中甲元素区域的信息改变时和被试是否关注乙区域存在显著相关。同时,我冒昧的说一句,我没有看懂你说的“因变量”到底是“因变量”还是“自变量”。

举报 tygh002

明白了,你做相关研究是吧,这个还挺合理的。但是眼动非常难测量,而且停留时间长,有可能是被试自己的行为,和你的刺激无关。采纳我哦,亲。
得出数据你可以做下探索型因素分析,得出几个因素,看看这些得出来的因素和你事先预计的一样不一样。
我本科毕业论文就是做的探索型因素分析。到时候给你看看,你可以借鉴一下。
采纳我哦,亲。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7 q. 0.033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