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19分)
江阴邑令战死
(明)李诩
六月廿三日,邑父母钱公晚出擒倭,被杀,从公者二十余人皆死。
公先御之于石撞,矢尽继以瓦石,身被一箭,倭贼遁去。有团长吴兑死之,公祭以文曰:“鹤洲主人悯吴团长之死也 吊之。呜呼,予以千人拒贼之来,千人走而予独后,汝以百人追贼之往,百人免而汝独死。噫,予幸而汝不幸耶!哀汝所以伤,予也,汝死矣,余哀而吊之,彼未死矣。 不知前之走而免者与夫闻风而避者,其愧死乎否也? 一劝一惩,风纪攸系,汝 有知,信予心而 之。尚飨。”是文既书于轴,因无暇发,留于前库中。
公从兵宪 王公从古命,方率邑兵援靖江,不 侵城之至也,得报,亟驰接战,身 数刃,马跃陷泽中,不幸死。贼且持公首悬于营,募谍者得之,始克完殓。
夫公 死,非仓卒遘也,乃平日所素 也。夏季应支俸,己独不支,曰:“ 民伤如此,何以俸为? ”潜以印印其里衣,已预计郊原之莫辨矣。呜呼伤哉!始闻倭信时,各乡民拥入城者几万计,王公将不纳,钱公独挺身任之,而民得以不及于难。王与任公 同入城,万民齐声呼曰:“惟苏州任兵爷救得小民,王兵爷在此,我等无靠。”哭声震天,余所亲见,诚哉莫作乱离人也。识者曰:“ 钱公之决于死亦王公有以激之当日因倭势大悍王公不欲出战仅侥幸城中钱公愤然跃马慷慨赴之卒陷不测 。使王肯上下同心, 保民为计,钱公岂遽及此哉!”
钱公名錞,号鹤洲,湖广显陵卫官籍,嘉靖庚戌科进士,中时年二十六,战死时才三十一岁耳。
【注】①兵宪:领兵的长官。②任公:苏州领兵副帅任环。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信予心而 之颔:点头。
B.不 侵城之至也虞:忧虑。
C.身 数刃罹:遭受。
D.乃平日所素 也植:这里指埋下。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鹤洲主人悯吴团长之死也 吊之吾尝终日 思矣
B.汝 有知宜 渥然丹者为槁木
C.夫公 死予犹记周公 被逮
D. 保民为计至通州,几 不纳死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文介绍钱錞在抗倭斗争中的典型事迹及其死难经过与原因,刻画了一个果敢顽强、勇于自我牺牲的英雄形象。
B.钱錞不顾主将王从古反对,毅然挺身担责,接纳数万乡民入城,使他们免于倭患,体现了他爱民如子的情怀。
C.作者以倒叙手法开头,引发悬念,选取钱錞的祭文、“识者曰”等材料来组织篇章,使文章详略得当,文势起伏。
D.本文体现了作者对抗倭英雄钱錞的钦佩之情,但结尾纯客观地交代其名号、籍贯、履历、年龄等,与此前描写显示的情感不一致。
小题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钱公之决于死亦王公有以激之当日因倭势大悍王公不欲出战仅侥幸城中钱公愤然跃马慷慨赴之卒陷不测
小题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不知前之走而免者与夫闻风而避者,其愧死乎否也?(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民伤如此,何以俸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JAFD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hcxzj 幼苗

共回答了15个问题采纳率:93.3% 举报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D

小题4:钱公之决于死/亦王公有以激之/当日因倭势大悍/王公不欲出战/仅侥幸城中/钱公愤然跃马/慷概赴之/卒陷不测。对两处给1分。误断两处扣1分,扣完为止。

小题5:(1)(4分)不知道那些以前逃跑而未死的人与那些听到风声就逃避的人,是不是羞愧万分呢?(译出“走而免”、“闻风而避”、“愧死”各给1分。意思相近即可。语句通顺给1分。)

(2)(3分)百姓困顿成这样,(我)凭什么领取薪俸呢?(译出“伤”给1分,译出“何以……为”给1分。语句通顺给1分。)




小题1:

1年前

7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6 q. 0.016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