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5、4、3、2加几教案

骂tt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handtt 花朵

共回答了16个问题采纳率:50% 举报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4、3、2加几
教材说明
  经过前两节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本节5、4、3、2加几,都是与前两节内容相关的小数加大数的式题,都可以用交换加数的方法来算.教材内容的设计要求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完成这些计算.
  教科书第110页“复习”,复习前面学过的进位加法式题.为用交换加数的方法计算5、4、3、2加几做好准备.
  例1(第110页),在5+7=□ 5+8=□的下面配有教师提问题的图.意在引导学生用7+5、8+5想出得数,使学生初步学会交换加数的方法计算.
  例2(第110页)只给出算式.要求学生用学过的8+4、9+3算出4+8、3+9的得数,以巩固用交换加数的方法来计算小数加大数.
  第110页的“做一做”,安排了3道练习题.其中第2、3题中每一组题上下对应,上面是大数加小数,下面是相应的小数加大数.这样编排,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计算方法.
  练习二十一中安排了4道练习题.
  第1题,与练习十九第3题的形式相同,让学生练习5、4、3、2加几,进一步熟悉用交换加数的方法进行计算.
  第2题,是5、4、3、2加几与学过的减法的混合练习.题中“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在本单元是第一次出现.要求学生不仅能正确计算,还要提高计算速度.训练学生正确、迅速地计算20以内进位加法,提高计算能力.
  第4题,是一个简单的统计表.教材中第一次出现这种练习形式.让学生用表中的数做加法练习.其意是让学生见见统计表,初步渗透统计思想.
  教学建议
  1.这部分内容可以用3课时进行教学.教学5、4、3、2加几的内容,并在课堂上进行巩固练习和综合练习,完成练习二十一中的习题.
  2.学生用交换加数的方法进行计算做准备.
  充实第110页“复习”的内容.比如补充6+5、8+9、7+8……让学生充分练习9、8、7、6加几的式题.在练习之后,以8+9、7+8等式题为例,引导学生总结:计算小数加大数的式题可以用交换加数的方法,想大数加小数得多少,推出得数.如果有学生用“凑十法”计算,也是可以的.
  3.突出思考过程,培养推理能力.
  教学例1、例2时,注意让学生口述思考过程.比如计算5+7,想:7+5=12,所以5+7=12.让学生在理清思路、熟悉思考过程中,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
  4.加强练习,提高计算速度.
  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容易掌握.熟练20以内的进位加法,也是这节教学的重要任务.要使学生达到计算正确和比较熟练,就要进行必要的练习.把20以内进位加法式题适当编排,并充分利用教材中出现的学生喜欢的练习形式,恰当安排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积极练习,不断提高计算速度.在练习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注意帮助学生简缩思维过程,提高计算速度.比如9+4,想:10,13.
  在练习的基础上,还要向学生说明:你认为用哪种方法想得数快,你就用哪种方法想.熟练以后,哪种方法的过程都可以不再一步一步想,直接说出得数.
  5.关于练习二十一中第4题的教学建议.
  第4题,是第一次出现统计表.做题前先让学生看懂这个表,即表的第一竖行画有皮球、毽子、跳绳;第二竖行上面写着“一班有”,下面的数就是一班有这三种体育用品的数量,即一班有7个皮球、5个毽子、4条跳绳;第三竖行上面写着“一共有”,就是要求我们计算一班和二班一共有几个皮球、几个毽子、几条跳绳.然后,让学生自己一项一项做,并把得数填在书上表内.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鼓励他先说问题,再计算.比如:一班有7个皮球,二班有6个皮球,一共有几个皮球?让学生理清思路,明白了问题的实际含义,具体计算就不成问题了.
  6.教学5、4、3、2加几以后,把20以内的进位加法表写在一张大纸上,也可以把学过的所有加法算式写在一张大纸上,贴在教室里,供学生进一步练习使用.

1年前

2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6 q. 0.014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