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宵》(宋 苏轼)具体的赏析要结合诗人当时的遭遇及诗中的修辞手法和作者当时的心情

春宵》(宋 苏轼)具体的赏析要结合诗人当时的遭遇及诗中的修辞手法和作者当时的心情
所谓知人论世不仅仅是介绍作者还要说明此诗的背景
LIZHIJUNYAMAHA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xianhu_yu 春芽

共回答了20个问题采纳率:85% 举报

  春宵——[宋] 苏轼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歌管楼亭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注释】
  春宵:春夜.
  一刻:刻,古代计时单位,一昼夜共分为一百刻.一刻,比喻时间的短暂.
  花有清香月有-阴-:意思是说,春天的夜晚,花儿散发出清香,月儿在云中徘徊.-阴-,-阴-影.有,前一个“有”,产生、发生,可理解为“散发”;后一个“有”,具有.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意思是说,挂着秋千的庭院一片寂静,夜已经很深了,楼台深处还传来轻轻的歌声和管乐声.歌歌,歌曲.管,笙、箫一类的管乐器.楼台,楼上四面敞开的平台.细细,形容声音很清.院落,庭院.夜沉沉,夜深.
  【翻译】
  春天的夜晚,即便是极短的时间也十分珍贵,花儿散发着丝丝缕缕的清香,月光在花下摇曳着朦胧的倩影.夜已经很深了,挂着秋千的庭院已是一片寂静,楼台深处,富贵人家还在轻歌曼舞,那轻轻的歌声和管乐声还不时地弥散于醉人的夜色*中.
  【赏析】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他出身于一个有文化教养的家庭,父亲苏洵以文章著名,小时母亲能教他读《汉书》,嘉佑二年(1057)进士.苏轼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现有《东坡全集》传世.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写的是春夜美景、光-阴-的珍贵.春天的夜晚,是那样宝贵,因为花儿散放着醉人的清香,月亮也有朦胧的-阴-影之美.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夜景的清丽幽美,景色*宜人,更是在告诉人们光-阴-的宝贵.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写的是官宦贵族阶层的人们在抓紧一切时间戏耍、玩乐、享受的情景.诗人描绘那些留连光景,在春夜轻吹低唱的人们正沉醉在良宵美景之中.对于他们来说,这样的良夜春景,更显得珍贵.不无讽刺意味.
  全篇写得明白如画却又立意深沉.在冷静自然的描写中,含蓄委婉地透露出作者对醉生梦死、贪图享乐、不惜光-阴-的人的深深谴责.华美而含蓄,耐人寻味.特别是“春宵一刻值千金”,成了千古传送的名句,人们常常用来形容良辰美景的短暂和宝贵.

1年前

1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6 q. 0.245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