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小组开展了一系列探究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某研究小组开展了一系列探究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1)许多土壤中的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且身体微小,所以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常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而不采用______法或______法进行调查.
(2)土壤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为了探究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小组同学设计了图1所示装置,从选取的土样中收集小动物.这一装置不够完善,请你帮助该小组的同学们完善该装置______.
(3)通过对四种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的研究,绘制曲线如图2.一般来说,土壤有机物含量越多,土壤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也越多.分析图中曲线可知,四种植被类型中土壤有机物含量最低的是______.
(4)蚯蚓作为一种重要的土壤动物,在促进物质循环和增加土壤肥力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蚯蚓粪中含有丰富的N、P等养分,如氮元素被植物体吸收后,可参与多种物质和结构的合成,其中包括______(多选).
A.核酸B.ATPC.纤维素D.细胞膜
(5)小组成员用蚯蚓粪提取液、原土(蚯蚓生活环境的土壤)提取液、全营养液、不同浓度生长素(IAA)溶液和蒸馏水分别处理绿豆插条,结果如下表.
组别

实验结果
1 2 3 4 5 6
蚯蚓粪提取液 原土
提取液
全营
养液
85µmol/L
IAA
170µmol/L
IAA
蒸馏水
每株插条平均根数 5.29 3.72 3.82 5.44 6.02 3.17
每株插条平均根长(mm) 37 12 17 29 24 14
①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在这些部位,______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成生长素.
②原土提取液中有无生长素?______.得出该结论的依据是______.
③1、4、5三组实验结果说明______.
hgjjx0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求救1 花朵

共回答了16个问题采纳率:87.5% 举报

解题思路: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常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成生长素,结合题目进行解答.

(1)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常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而不采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
(2)土壤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图1所示装置缺少对趋暗习性小动物的调查,故在漏斗上方加一提供光源和热源的灯炮可完善该装置.
(3)分析图中曲线可知,四种植被类型中土壤,小动物数量最少,故有机物含量最低的是植被4.
(4)纤维素中不含N,故氮元素被植物体吸收后,可参与A核酸、ATP、D细胞膜的形成.
(5)①根据生长素的相关知识可知,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成生长素.
②2组(原土提取液)与6组(或3组)对绿豆插条生根的影响相近可知,原土提取液中无生长素.
③对比1、4、5三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蚯蚓粪提取液与一定浓度生长素溶液对绿豆插条生根作用效果相似(蚯蚓粪提取液中可能含有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
故答案为:(1)样方标志重捕
(2)在漏斗上方加一提供光源和热源的灯炮
(3)植被4
(4)A、B、D
(5)①色氨酸
②无2组(原土提取液)与6组(或3组)对绿豆插条生根的影响相近
③蚯蚓粪提取液与一定浓度生长素溶液对绿豆插条生根作用效果相似(蚯蚓粪提取液中可能含有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

点评:
本题考点: 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

考点点评: 本题结合实验过程,考查植物激素、物种丰富度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题图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

1年前

1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6 q. 0.040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