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______关系;
(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______关系;
(3)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像;
(4)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______;
(5)结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______.
天之神器2 1年前 已收到3个回答 举报

工作学习爱情生活 幼苗

共回答了23个问题采纳率:91.3% 举报

解题思路:(1)要比较像与物的位置关系,需借助直尺;用刻度尺测出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便可得出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2)在实验中为了便于研究像的特点与位置,用了两支相同的蜡烛,将另一支蜡烛放在像的位置与像进行比较,运用了替代法.
(3)虚像实际并不存在,所以不会出现在光屏上.
(4)根据平面镜不能透光,只能反射光,不能确定出像的位置,而玻璃板不但反射光成像,还能透光看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这一特点分析;
(5)根据观察到的像的性质来分析此题.

(1)在实验中用到刻度尺,但尺并不是测量像、物的大小用的,而是测像到镜的距离、物到镜的距离,然后比较二者关系用的.
(2)两只蜡烛大小相同,后面的蜡烛又和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就证明了像与物大小相同,所以两只蜡烛等长是为了比较像与物大小关系用的.
(3)因为光屏只能接收实像,不能接收虚像,所以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不能接收到的烛焰的像,从而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4)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玻璃板不但反射光成像,还能透光看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便于观察到所成的像的位置与物体的位置有何关系和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5)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物与像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平面镜成虚像.
故答案为:(1)距离;
(2)大小;
(3)不能;虚;
(4)便于确定像的大小和位置;
(5)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物与像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平面镜成虚像.

点评:
本题考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并能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正确分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是中考出题的一个热点,本题围绕这个探究过程可能遇到的问题,解决办法,合理的思考和解释来考查同学们的.

1年前

8

无法特立独行 幼苗

共回答了4个问题 举报

(1)距离
(2)大小
(3)不能 虚像

1年前

2

buyin01 幼苗

共回答了11个问题 举报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_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关系;
(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_大小及方向__关系;
(3)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不能__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虚___像....

1年前

2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8 q. 0.021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