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吕氏春秋的短篇文言文 越多越好

要吕氏春秋的短篇文言文 越多越好
还要译文
Samdy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zjghd 幼苗

共回答了18个问题采纳率:83.3% 举报

1、引婴投江:
有过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悖矣.
【译文】
有个从江边上走过的人,看见一个人正在拉着个婴儿想把他投到江里去,婴儿啼哭起来.旁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说:“这孩子的父亲很会游泳.”孩子的父亲尽管很会游泳,那孩子难道就一定也很会游泳吗?用这种方法处理事情,也必然是荒谬的.
【哲理】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一是本领的获得要靠自己,而不能靠先天的遗传.二是处理事情要从实际出发,对象不同,处理的方法也要有所不同.
讽刺那些做事不考虑实际情况,主观判断的人
加点字
过:经过 方:正在,正要 引:牵,拉 故:原因,缘故 善:擅长,善于 虽:即使 岂:难道,反问句式.遽(jù):就,遂 任:处理
悖(bèi):荒谬
2、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出自《吕氏春秋.察今》)
【译文】
有个楚国人乘船过江时,剑从船上掉进水里,他就在船帮上刻下一个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判断句) ”等船靠岸,他就从刻记号的地方跳进水里去找剑.船已走了很远,而剑却没走,这样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哲理】情况发生了变化,解决问题的途径应灵活有变,告诫人们不能片面,静止,狭隘地看问题.
涉:渡 坠:落 遽:急忙,快 契:用刀刻 是:这 惑:糊涂 出自《吕氏春秋·察今》
3、循表夜涉:
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馀人,军惊而坏都舍.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
循表夜涉译文:
楚国人想要偷袭宋国,派人先在澭水作了标记,澭水暴涨,楚国人不知道,按照标记夜里渡河,淹死者一千多人,军队惊叫发出的声音好像房屋倒塌一样.先前标记的时候可以通过,现在水已经变化而增多了,楚国人还按照标记通过,这就是他们失败的原因.
【寓意】
处理问题要从实际出发,情况发生了变化,人们的观念也应该随着变化,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要灵活多变.讽刺那些墨守成规,固执己见,不知变通,拘泥固执,不懂得根据客观实际采取灵活对策的人.

1年前

2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6 q. 1.795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