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大庆)已知等边△ABC的边长为3个单位,若点P由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在三角形的边上沿A→B→C→A方

(2012•大庆)已知等边△ABC的边长为3个单位,若点P由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在三角形的边上沿A→B→C→A方向运动,第一次回到点A处停止运动,设AP=S,用t表示运动时间.
(1)当点P由B到C运动的过程中,用t表示S;
(2)当t取何值时,S等于
7
(求出所有的t值);
(3)根据(2)中t的取值,直接写出在哪些时段AP
7
sunly73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q985320 幼苗

共回答了14个问题采纳率:92.9% 举报

解题思路:(1)用t表示出PB的长,利用余弦定理即可表示出AP的长;
(2)令S等与
7
,建立关于t的方程,解答即可;
(3)利用(2)中所求,即可得出AP
7
时t的取值.

(1)∵AB=3,BP=t-3;
∴AP2=32+(t-3)2-2×3•(t-3)•cos60°
=9+9-6t+t2-6(t-3)×[1/2]
=18-6t+t2+9-3t
=t2-9t+27,
∴S=
t2−9t+27.

(2)当t在BC上时,
∵S=
7,
∴t2-9t+27=7,
解得t1=4,t2=5;
当p在AB上时,t=
7;
当p在CA上时,t=9-
7.
当点P在BC上时,由(2)∵S=
t2−9t+27开口向上,
与S=
7交点横坐标为t1=4,t2=5;
综上所述:t=4或t=5或
7或9-

点评:
本题考点: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勾股定理.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余弦定理、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之间的关系,难度较大,会解一元二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1年前

8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7 q. 0.068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