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淮北二模)“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对生物的影响.如图表示疏于管理的大豆田中,大豆与狗尾草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

(2014•淮北二模)“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对生物的影响.如图表示疏于管理的大豆田中,大豆与狗尾草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甲、乙两曲线分别代表大豆和狗尾草两种群
B.t1-t5时间内乙种群呈“S”型增长
C.t2-t3时间内,甲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乙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D.该农田中,物种丰富度将逐渐增加
paradiserainbow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夜啼月 幼苗

共回答了14个问题采纳率:85.7% 举报

解题思路:坐标的纵轴为“种群增长速率”,分析甲乙两种群的数量变化可以看出,它们的关系属于竞争力悬殊较大的竞争,从结果看,乙处于竞争优势地位.种群增长率是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值,增长率为正值,则种群数量增加;S型曲线的增长率是先增大后减小,最后变为0(即K值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快的对应[K/2].

A、“草盛豆苗稀”说明草在竞争中获胜,即曲线图中乙,A正确;
B、甲在t1~t3呈现“S”型增长曲线,而乙种群在t1~t5呈现“S”型增长曲线,B正确;
C、甲在t2~t3种群增长率减少,但种群增长率大于0,则种群数量增加,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乙在t2~t3种群增长率为正值,使得种群数量增加,年龄结构为增长型,C错误;
D、该农田中,疏于管理出现杂草,则物种丰富度增加,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点: 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种群的特征;群落的结构特征;种间关系.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种群数量变化、种间关系、群落演替的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识图和判断能力,难度中等,理解种群增长率是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值.

1年前

5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7 q. 0.075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