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他在玻璃后放一支与A完全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B,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2)为什么用玻璃板做平面镜?用镜子做该实验有什么不方便?
(3)实验中,小明把点燃的蜡烛放在平面镜前.测出物体到平板玻璃的距离等于像到平板玻璃的距离,从而得出平面镜成像规律之一:“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你认为小明同学的结论合理吗?理由是什么?
nogf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欲霸不能 幼苗

共回答了19个问题采纳率:89.5% 举报

解题思路:(1)实验时采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一支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并点燃,另一支放在玻璃板的后面,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和玻璃板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时,可以确定像的位置,同时也可以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2)玻璃板是透明的,可以看到对面的物体,目的是为了确定物像的大小是否相同.
(3)用实验来总结实验结论时,要分析多次实验现象和数据,实验结论才具有普遍性,否则具有偶然性.

(1)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镜前,另外拿一只完全相同未点燃的蜡烛在镜后适当的移动,直到看上去跟像完全重合,可以确定像的位置,同时也可以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2)玻璃板既能让光透过也可以反射光,透过玻璃板能清楚地看到蜡烛B,若用镜子,因看不到蜡烛B,也就无法确定蜡烛B与蜡烛A的像重合的位置,所以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3)小明同学的结论不合理,因为通过实验总结实验结论时,要进行多次实验,总结的实验结论才具有普遍性,只有一次实验,实验次数太少,结论很具有偶然性.
故答案为:(1)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透过玻璃板能清楚地看到蜡烛B,若用镜子,因看不到蜡烛B,也就无法确定蜡烛B与蜡烛A的像重合的位置;
(3)不合理,理由是:只测量了一次数据,结论的得出存在偶然性,小明应该进行多次实验,使结论具有普遍性.

点评:
本题考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考点点评: 掌握平面镜成像实验中各器材选择和操作的目的,例如为什么选择薄透明玻璃板、为什么选择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玻璃板为什么要竖直放置、刻度尺的作用等.

1年前

10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7 q. 0.471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