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宝安区一模)阅读理解题:

(2010•宝安区一模)阅读理解题:
已知:如图,△ABC中,AB=AC,P是底边BC上的任一点(不与B、C重合),CD⊥AB于D,PE⊥AB于E,PF⊥AC于F.
求证:CD=PE+PF.
在解答这个问题时,小明与小颖的思路方法分别如下:
小明的思路方法是:过点P作PG⊥CD于G(如图1),则可证得四边形PEDG是矩形,也可证得△PCG≌△CPF,从而得到PE=DG,PF=CG,因此得CD=PE+PF.
小颖的思路方法是:连接PA(如图2),则S△ABC=S△PAB+S△PAC,再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便可证得CD=PE+PF.
由此得到结论:等腰三角形底边上任意一点到两腰的距离之和等于一腰上的高.
阅读上面的材料,然后解答下面的问题:
(1)针对小明或小颖的思路方法,请选择俩人中的一种方法把证明过程补充完整
(2)如图3,梯形ABCD中,AD∥BC,∠ABC=60°,AB=AD=CD=2,E是BC上任意一点,EM⊥BD于M,EN⊥AC于N,试利用上述结论
求EM+EN的值.
llchen168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沧桑的猫 幼苗

共回答了19个问题采纳率:89.5% 举报

解题思路:(1)小明的思路方法是:过点P作PG⊥CD于G(如图1),则可证得四边形PEDG是矩形,也可证得△PCG≌△CPF,从而得到PE=DG,PF=CG,因此得CD=PE+PF.
(2)首先得出∠BDC=180°-∠BCD-∠DBC=90° 同理可得:∠ACB=30°,进而得出OB=OC由结论可得:EM+EN=CD=2.

(1)证明:小明的思路方法:
过点P作PG⊥CD于G(如图1),
∵CD⊥AB于D,PE⊥AB于E,PF⊥AC于F.
∴四边形PEDG是矩形,
∴PE=DG
∵△ABC中,AB=AC,
∴△PCG≌△CPF,
∴PF=CG,
∴CD=PE+PF.

(2)设AC、BD交于O,
∵梯形ABCD中,AB=CD
∴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
∴∠DCB=∠ABC=60°
∵AD∥BC
∴∠ADC=180-∠BCD=120°,∠ADB=∠DBC
∵AD=AB
∴∠ABD=∠ADB
∴∠DBC=∠ABD=∠ADB=30°
∴∠BDC=180°-∠BCD-∠DBC=90°
同理可得:∠ACB=30°
∴∠ACB=∠DBC
∴OB=OC
由结论可得:EM+EN=CD=2.

点评:
本题考点: 梯形;三角形的面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考点点评: 本题综合性较强,主要考查梯形的性质,三角形面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点,有一定的拔高难度,属于难题.

1年前

3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6 q. 0.029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