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1)安装器材,应按照自下而上自下而上(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2)如

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
(1)安装器材,应按照自下而上自下而上(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如图2所示装置,该装置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指出该错误是温度计玻璃泡碰到容器底了温度计玻璃泡碰到容器底了.
(3)实验过程中,依据观察到的有大量气泡产生,气泡上升变大有大量气泡产生,气泡上升变大现象,判定水开始沸腾.
(4)通过实验可知,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保持不变(选填“逐渐升高”、“保持不变”或“逐渐减低”);停止加热,水不能继续沸腾,说明沸腾过程中水需要继续吸热吸热.
(5)水沸腾时看到大量的“白气”不断地从烧杯上冒出,这些“白气”是由于水蒸气液化液化而形成的
(6)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未停止沸腾,试分析其原因:烧杯底和石棉网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可以继续吸热烧杯底和石棉网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可以继续吸热(合理即可).
(7)观察到水沸腾时的现象如图1中的乙乙图.
(8)水中的声音在沸腾前响度大响度大,沸腾时响度小响度小.
(9)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根据表格里记录的数据,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第99分钟时有错误,应该是9898℃.此时水的沸点是9898℃,此时烧杯内水面上方的气压小于小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标准大气压.
时间(min)012345678910
温度(℃)8587899294969798988898
Lai303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反对反对风格 幼苗

共回答了19个问题采纳率:89.5% 举报

(1)从固定装置的方便考虑,应该先根据酒精灯的位置,固定好最下面的铁圈,然后根据温度计的位置,固定上面的铁夹子;在烧杯口上盖了中心有孔的纸板,其作用是减少热量散失,缩短加热时间;
(2)实验装置中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了;
(3)水沸腾时的现象是有大量气泡产生,气泡不断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4)通过实验可知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停止加热,水不能继续沸腾,说明沸腾过程中水需要继续吸热;
(5)水沸腾时看到大量的“白气”不断地从烧杯上冒出,这些“白气”是由于水蒸气液化而形成的;
(6)撤去酒精灯后,由于石棉网与烧杯底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所以水能继续吸热,水未立即停止沸腾.
(7)水在沸腾前,水温较低,底部少部分水汽化为水蒸气冒出时,又同时有一部分水蒸气会马上液化成水,所以气泡少,且会在上升过程中变小,因此图甲是沸腾前的情形;
水在沸腾时,水温都达到沸点,水在各个部位同时汽化,因此大量气泡会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得到补充,加之越往水面液体的压强越小,因此气泡会越变越大,形成图乙的情形.
(8)①沸腾前,气泡上升时,遇低温的水而出现液化变小,同时引起水的振动,产生较大的声音.
②沸腾时,由于此时整个容器内的水温相同,气泡不断升高,深度不断减小,水压不断减小,气泡逐渐变大,迅速到达液面破裂,几乎听不到“嗡嗡声”.
(9)水沸腾时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由此可知表格中第9分钟数据错误,应该是98℃;此时水的沸点为98℃,低于100℃,所以可以确定当时的气压低于一标准大气压.
故答案为:(1)自下而上;(2)温度计玻璃泡碰到容器底了;(3)有大量气泡产生,气泡上升变大;(4)保持不变;吸热;(5)液化;(6)烧杯底和石棉网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可以继续吸热;(7)乙;(8)响度大;响度小;(9)9;98;98;小于.

1年前

3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6 q. 3.762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