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1)选择玻璃板不选平面镜的理由是:______;选择薄玻璃板的理由是______.(2)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1)选择玻璃板不选平面镜的理由是:______;选择薄玻璃板的理由是______.
(2)小聪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一段时间后出现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______.
(3)同组的小龙同学惊奇的发现,圆圆液态的蜡滴,过一会后表面凹陷,并且开始变硬,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______.
天秤ll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xiaotw_1982 幼苗

共回答了20个问题采纳率:95% 举报

解题思路:(1)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在物体的一侧能看到物体的像,同时透过玻璃板也能观察到代替物体的另一个物体,当另一个物体和镜前物体的像重合时,另一个物体的位置便是镜前物体的像的位置.
实验中要采用薄玻璃板,因为玻璃板有两个反射面都能成像,玻璃越厚,反射面越远,两个像距离越远,使实验复杂化.
(2)从蜡烛燃烧后会变短这一角度结合等效替代法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然后即可得出解决方法.
(3)从蜡是非晶体,凝固过程由软变硬,内外凝固顺序不同来分析此题.

(1)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在物体的一侧能看到物体的像,同时透过玻璃板也能观察到代替物体的另一个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实验时,尽量采用薄玻璃板,避免出现明显的两个像,简化实验.所以选择薄玻璃板进行实验.
(2)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一段时间后,蜡烛燃烧后变短,使两支蜡烛不等高,无法起到等效替代的作用;
解决方法:用刀切成等大或点燃另一支烧成等大
(3)蜡是非晶体,凝固过程由软变硬,而凝固过程首先发生在外部并先变硬,内部在凝固过程中质量不变,密度变大,所以体积变小,所以向内凹陷.
故答案为:(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避免出现明显的两个像或(避免像干扰);
(2)这种现象的原因:蜡烛燃烧后变短,使两支蜡烛不等高,无法起到等效替代的作用;
解决方法:用刀切成等大或点燃另一支烧成等大;
(3)蜡是非晶体,凝固过程由软变硬,而凝固过程首先发生在外部并先变硬,内部在凝固过程中质量不变,密度变大,所以体积变小,所以向内凹陷

点评:
本题考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考点点评: 掌握平面镜成像中实验器材的在实验中的作用,例如选择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刻度尺、使用薄的并且透明的玻璃板等.

1年前

1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6 q. 0.030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