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字、词或物体是如何营造一种意境的?

一个字、词或物体是如何营造一种意境的?
地理课的时候看着某些地名突然想到的问题,比如“濑户”两个字,虽然我并未了解过其内在的含义,它却给我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再比如一些人名读起来也有不同的效果,虽字与字之间并未构成意向...然后有关于物象,人们常以绿色象徵生命,红色象徵热情,这是由自然事物衍生而出的吗?那如果把波长一类所带来的性质换一下.火焰是绿色,植株是红色,两者所具的象徵有可能转变吗?还是说这种感受是颜色本身所带来的呢?语言表述不好莫笑!x09谢谢了,
阿瑟靡丽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kifford 幼苗

共回答了10个问题采纳率:100% 举报

对于濑户两个字我也不清楚它的含义,但我对它没感觉.楼主可能是比较喜欢日本文化的某些部分吧,比如漫画.其实颜色(实实在在的颜色而不是名词)也是跟"濑户"这两个字同样,都是符号.简单来讲,符号由三个部分组成――代表项(如果用濑户举例的话就是"濑户"这两个字),对象(濑户这个实实在在的地方),解释项[当人们看到"濑户"这两个字时在脑子里想到的与这两个字对应的东西(说是东西不太恰当,但解释起来太费劲)].楼主指的那种感觉是与此符号的解释项相关的楼主的个人经验.多数符号是约定俗成了的,但解释项方面每个人由于感觉材料的不同,私人经验的不同会联想起其他符号.比如对于楼主来讲"濑户"这个符号的解释项是与"宁静祥和"这个符号的对象联在一起的,为什么会这样?楼主可以好好回忆一下曾经的经历(直接的或间接的),曾经的某一刻(也许是多次)在楼主那里"濑户"这个符号和宁静祥和这个感觉是同时出现了的,于是有了这样的条件反射.红色,绿色也是同样的.当初在某个人那里绿色的对象和生命的代表项或解释项,红色的对象和热情的解释项,对象或代表项同时出现,于是他说出了自己的体会.后来这种看法流行开来了,很多人都那么说,于是楼主也那么认为了.当然,由于长期的进化,红色确实是会使多数动物兴奋和紧张,绿色容易使动物放松,所以产生上述的观点无可厚非.如果换了颜色…,如果是突然换的,那么不会出现楼主的顾虑.如果我们生活的世界从很早以前开始植株一直都是红色的,动物的血液或植物的果实一直都是绿色的,我们很有可能会说红色代表生命,绿色代表热情.说道感觉,那是相对主观的东西.不是绿色携带了生命的感受,而是绿色刺激了我们的视网膜,并使我们通过大脑及神经系统的调整产生了那样的感受.而我们之所以看到绿色会产生跟生命相关的感受,是因为我们的世界里的植物是绿色的.比起动物,我们更容易把植物当作生命来看,就像比起人类我们更容易把其他动物当作生命.也许同类竞争的博弈结果吧,我想.希望这个答案能帮到你.

1年前

3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6 q. 0.031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