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临沂二模)图甲为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的模式图;图乙实线表示该生态系统中某种鱼净补充量(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与

(2014•临沂二模)图甲为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的模式图;图乙实线表示该生态系统中某种鱼净补充量(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与种群密度的关系,虚线Ⅰ、Ⅱ、Ⅲ、Ⅳ表示不同的捕捞强度下这种鱼收获量与种群密度前关系.请据图回答:

(1)图甲所示的生态系统稳定性较弱,原因是______.蚕粪中的碳元素以______形式流向鱼.
(2)当种群密度为[K/2]时,在IV所示捕捞强度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若要获得该鱼最大的持续产量,应维持的捕捞强度为图中的曲线______,原因是______.
(3)在没有明显迁入和迁出的情况下,决定鱼种群净补充量的因素是______.
(4)该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含有的总能量______(填“是”或“不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原因是______.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该农业生态系统的优点是______.
焚心220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璧纸 幼苗

共回答了20个问题采纳率:100% 举报

解题思路:1、图甲所示的生态系统由于物种数较少、营养结构比较单一,稳定性较弱;蚕粪中的碳元素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流向鱼.
2、当种群密度为[K/2]时,IV所示捕捞强度低于种群的净补充量,因而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增加;当种群密度维持在K/2时,可获得该鱼最大的持续产量,此时的捕捞强度曲线Ⅲ;
3、在没有明显迁入和迁出的情况下,决定鱼种群净补充量的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4、该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含有的总能量不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原因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还包括所有生物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该农业生态系统的优点是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利用率.

(1)图甲所示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为人工生态系统,其主要特点之一为人们种植的各种农作物是这一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员.农田中的动植物种类较少,群落的结构单一,食物链单一且不完善.因此该生态系统稳定性较弱.蚕粪为鱼的饵料,因此蚕粪中的碳以有机物的形式流向鱼.
(2)读图2知种群密度为K/2时,该生态系统中鱼的净补充量最大.即此时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值最大.而在IV所示捕捞强度下,未达到最大净补充量,但此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因此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增大.因为种群密度为K/2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由图知此时曲线III的捕获量与鱼的净补充量重合即要获得该鱼最大的持续产量,应维持的捕捞强度为图中的曲线III.
(3)由题干信息知鱼种群净补充量为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因此在没有明显迁入和迁出的情况下,决定鱼种群净补充量的因素是该鱼种群的出生率与死亡率.
(4)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就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该总能量一部分储存在各生物体内,一部分呼吸作用散失,还有一部分残留在生物的遗体、落叶中.由图甲知该桑基鱼塘能使能量得到最高效的利用即实现对该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多级利用,从而大大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故答案为:
(1)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较简单含碳有机物
(2)增加Ⅲ在维持种群数量一定的情况下,净补充量越大,最大持续产量就越大
(3)出生率和死亡率
(4)不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还包括所有生物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及生物的遗体、残骸中未被利用的能量)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利用率

点评:
本题考点: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的结构.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稳定性、能量流动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1年前

10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6 q. 0.060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