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白冠雀鸟群的鸣叫声基调相同但又有各自的“方言”.某小组对此进行研究:如果把白冠雀鸟群A的幼雏a移到另一群白冠雀鸟群B

不同白冠雀鸟群的鸣叫声基调相同但又有各自的“方言”.某小组对此进行研究:如果把白冠雀鸟群A的幼雏a移到另一群白冠雀鸟群B中去,待其长成成鸟时,a的鸣叫声虽然还是鸟群A的基调,但已明显带有鸟群B的“方言”特点;而如果把白冠雀鸟群A的幼雏a移到黄莺鸟群中生活,它却学不会黄莺的鸣叫声.这说明:
(1)a的鸣叫声基调与鸟群A相同,这是______行为起作用;具有鸟群B的“方言”特点,这是______行为起作用.
(2)a学不会黄莺的鸣叫声,是因为体内不具有控制黄莺鸣叫声的______.
(3)上述实验说明:______行为是在______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
冬恋莉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南雁北 花朵

共回答了18个问题采纳率:88.9% 举报

解题思路: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区别.解答时可以从先天性行为、后天学习特点方面来切入

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例如:蜜蜂采蜜,蚂蚁建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等.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学习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1)白冠雀群(A)的幼雏(a)移到另一白冠雀群(B)中去,待长成成鸟时,a的鸣声就不同于A鸟群而接近B鸟群,表明幼雏(a)学习模仿了白冠雀群(B)的鸣叫.因此,a的鸣声基调与A的鸟群相同,这是先天性行为在起作用,而白冠雀幼雏a的鸣声,具有B鸟群的“方言”特点,这是后天学习行为在起作用.
(2)不同鸟类的鸣叫不同,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是先天性行为.因此白冠雀幼雏b学不会黄莺的鸣声,是因为b与黄莺体内的遗传物质不同.
(3)上述实验说明,学习行为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也就是说动物学习行为的出现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建立的.
故答案为:
(1)先天性;学习;
(2)遗传物质
(3)学习;先天性.

点评:
本题考点: 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动物行为的类型和特点;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

考点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行为获得途径和特点.

1年前

8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6 q. 2.599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