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北京)实验1:步骤1:在C中加入少量白磷并加入热水,塞好胶塞使导管口进入热水中发现白磷不燃烧;步骤2:打开K

(2012•北京)实验1:
步骤1:在C中加入少量白磷并加入热水,塞好胶塞使导管口进入热水中发现白磷不燃烧;
步骤2:打开K1,关闭K2,将A中的溶液滴入B中,C中有气泡冒出,白磷燃烧,B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
MnO2
.
2H2O+O2
2H2O2
MnO2
.
2H2O+O2

通过以上实验研究了燃烧的一个条件.它是______.
实验2:研究CO2与NaOH固体的反应
步骤1:A中盛有稀盐酸、B中Na2CO3固体,C中NaOH固体
打开K1,关闭K2,将A中溶液滴入B中,气球变大,打开K2,关闭K1,一段时间后气球没有明显变瘪.
步骤2:依据以上实验现象,改进后重新添加药品,进行实验2.
步骤3:打开K2,关闭K1,将A中液体滴入B中,用燃着的木条放在K2上,发现木条熄灭,问上述操作的目的______.然后进行后续实验,说明CO2与NaOH固体发生了反应,后续实验的操作与现象为______.
armytiger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啊刚1 幼苗

共回答了23个问题采纳率:95.7% 举报

解题思路:实验1:根据物质燃烧的条件可知,将A中的溶液滴入B中,C中有气泡冒出,白磷燃烧,说明生成的气体是氧气,据此写出化学反应式;
实验2:根据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的特点分析操作目的;证明生产的气体二氧化碳减少了,就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了.

实验1:物质燃烧的条件是:具有可燃物、与氧气接触、达到着火点.C中的白磷是可燃物,加入热水后也可以使白磷达到着火点,但这时C中的白磷不燃烧,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当打开K1,关闭K2,将A中的溶液滴入B中,C中有气泡冒出,白磷燃烧,说明这时满足了白磷燃烧的条件,即达到着火点并与氧气接触,氧气来自B中发生的反应.B装置可以做固体和液体的不加热反应,所以在B中生成氧气,就要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反应,所以B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MnO2
.
2H2O+O2↑.通过这个实验也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与氧气接触.
故答案为:2H2O2

MnO2
.
2H2O+O2↑;与氧气接触.
实验2:步骤1中打开K1,关闭K2,将A中溶液滴入B中,气球变大,打开K2,关闭K1,一段时间后气球没有明显变瘪,说明气球内还有气体没有与氢氧化钠反应,不能说明CO2与NaOH固体的反应.
所以进行改进后,继续实验.实验1中气球没有明显变瘪,应该是装置中的空气不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结果.
所以进行实验2时,打开K2,关闭K1,将A中液体滴入B中,用燃着的木条放在K2上,发现木条熄灭.这样做的目的一则是排出装置中的空气,二则验证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然后进行后续实验,打开K1,关闭K2,气球变大,所以生成气体二氧化碳,然后打开K2,关闭K1,一段时间后气球变瘪,气球内的二氧化碳与C中的氢氧化钠固体反应了.
故答案为:排出装置中的空气,并验证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打开K1,关闭K2,气球变大后,打开K2,关闭K1,一段时间后气球变瘪.

点评:
本题考点: 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碱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考点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了学生的基本实验能力,涉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气体的验证、实验基本设计.要同学们具有综合的化学知识方可做好此题.

1年前

2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6 q. 0.014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