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上饶一模)W、X、Y、Z、N是短周期元素,它们的核电核数依次增大.

(2012•上饶一模)W、X、Y、Z、N是短周期元素,它们的核电核数依次增大.
元素编号 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
W 原子核内无中子
X 原子核外s亚层上的电子总数与p亚层上的电子总数相等
Y 元素的离子半径在该周期中最小
Z 原子核外p亚层上的电子总数与s亚层上的电子总数多2
N 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1
(1)W单质的化学式为______,Z元素原子核外有______个原子轨道填充了电子.
(2)W和X形成的化合物中的共价键按原子轨道的重叠方式属于______键.
(3)Y、Z和N三种元素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填元素符号).
(4)Z和X形成的化合物构成的晶体属于______晶体.
(5)Y晶体的堆积方式如右图所示,晶胞中Y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__.
(6)不用电解Y与N熔融化合物的方法生产Y单质的原因是______.
taklatang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陈惜_ww 幼苗

共回答了13个问题采纳率:100% 举报

解题思路:W原子核内无中子,应为H元素;
X原子核外s亚层上的电子总数与p亚层上的电子总数相等,应为O元素;
Y元素的离子半径在该周期中最小,应为Al元素;
Z原子核外p亚层上的电子总数与s亚层上的电子总数多2,应为Si元素,
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2,N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1,应为Cl元素,
结合对应单质、化合物的性质以及题目要求可解答该题.

W原子核内无中子,应为H元素;
X原子核外s亚层上的电子总数与p亚层上的电子总数相等,应为O元素;
Y元素的离子半径在该周期中最小,应为Al元素;
Z原子核外p亚层上的电子总数与s亚层上的电子总数多2,应为Si元素,
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2,N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1,应为Cl元素,
(1)由以上分析可知W单质的化学式为H2,Z为Si元素,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2,原子核外有8个原子轨道填充了电子,
故答案为:H2;8;
(2)W为H,X为O,化合物中的共价键按原子轨道的重叠方式属于δ键,
故答案为:δ;
(3)Y、Z和N三种元素分别为Al、Si、Cl,三种元素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l>Si>Al,
故答案为:Cl>Si>Al;
(4)X为O,Z为Si,生成的化合物为原子晶体,
故答案为:原子;
(5)Y为Al,为面心立方堆积结构(Al),铜、镍、金、银都是这种结构,原子的配位数是12,
故答案为:12;
(6)Y与N熔的化合物为氯化铝,为共价化合物,AlCl3熔化无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
故答案为:AlCl3熔化无自由移动的离子.

点评:
本题考点: 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

考点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原子结构、位置和性质的关系,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特征,明确元素的种类为解答该题的关键,难度中等.

1年前

1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6 q. 2.308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