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填空回答“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探究活动的有关问题:

请填空回答“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探究活动的有关问题:
(1)实验步骤:
①首先我们对实验材料进行了如下的三种处理:
A、将馒头碎屑与2ml唾液放入1号试管中并充分搅拌;
B、将馒头碎屑与2ml______放入2号试管中并充分搅拌;
C、将馒头块与2ml唾液放入3号试管中不搅拌.
②然后将处理后的3支试管都同时放入______℃左右的温水中,5~10分钟后同时取出;
(2)实验现象:
分别往三支试管中各滴入2滴碘液并摇匀,这时可以看到:______号试管中的物质遇碘后不变蓝;而______号试管中的物质遇碘后,蓝色最深.
(3)实验结论:
①馒头在口腔中变甜与______的分泌以及______的搅拌和______的咀嚼都有关;
②唾液中含有消化淀粉的______,淀粉的消化从______内开始的.
(4)以“唾液”为变量时,应选择哪两支试管作为对照实验?______.
凌乱不堪110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FrostinAir 花朵

共回答了26个问题采纳率:96.2% 举报

解题思路: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该实验设置了两组对照实验:1号试管和2号试管,变量是唾液,目的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1号试管和3号试管,变量是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目的是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淀粉的消化有促进作用.

(1)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要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要以唾液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因此,在1号试管里应加2ml清水,这样就与2号试管形成了一组以唾液为变量的对照实验.消化酶发挥最好效果的温度是与人体的温度相同的,即37℃左右.因此在实验中要将装置放在37℃的温水中.在该温度下,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最高.
(2)此在实验中要将装置放在37℃的温水中,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最高.1中淀粉会被分解为麦芽糖;2中由于没有唾液淀粉酶,淀粉不会被分解;3中是馒头块影响了唾液淀粉酶与淀粉的接触,部分淀粉被分解为麦芽糖.分别往三支试管中各滴入2滴碘液并摇匀2号试管中的物质遇碘后不变蓝;2号试管中的物质遇碘后,蓝色最深.3号试管中的物质遇碘后,蓝色较浅.
(3)比较1号试管和2号试管的实验结果可知,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比较1号试管和3号试管的实验结果可知,因此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有助于淀粉的消化,因此馒头的消化既与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有关,又与唾液的分泌有关.淀粉的消化从 口腔内开始的.
(4)以“唾液”为变量时,其它条件要均相同,这样只有1和2号瓶对照.
故答案为:(1)清水;37(2)1; 2
(3)①唾液;舌; 牙齿②酶(消化酶); 口腔(4)1和2

点评:
本题考点: 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化学消化.

考点点评: 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能将食物切断、撕裂、磨碎,且与唾液充分混合,有利于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

1年前

2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7 q. 0.200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