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居里夫人不把镭叫做一克镭而叫三克镭

波波副教主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长在海南 幼苗

共回答了23个问题采纳率:91.3% 举报

  居里夫人一生拥有过三克镭,她把第一克捐给他科学,公众则把第二克和第三克回赠给了她.这三克镭展示了一个科学家伟大的人格,和由此唤起的公众对科学的理解.
  1920年5月的一个早晨,一位叫麦隆内夫人的美国记者,几经周折终于在巴黎实验室见到了镭的发现者.
  端庄典雅的主人与异常简陋的实验室,给这位美国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让她非常惊讶的是,居里夫人居然能够说出世界上每一零星镭的所在地.
  麦隆内夫人问:“法国有多少呢?”
  “我的实验室只有一克.”
  “你只有一克镭吗?”
  “我?呵,我一点也没有.这一克是属于我的实验室.”
  此时,镭问世已经18年,它当初的身价曾高达过75万金法郎.美国女记者由此推断,提纯镭的专利技术,应该早已使眼前这位夫人富甲天下.
  但事实上,居里夫妇早在18年前就放弃了他们的权利,并毫无保留地公布了镭的提纯方法.他们当时经济拮据,生活贫困,却不肯用自己历尽艰辛获得科学成果谋得丝毫个人利益.居里夫人后来解释异常平淡:“没有人应该因镭致富,它是属于全人类的.”
  麦隆内夫人困惑不解地问:“难道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你最想要的东西吗?”
  “有,一克镭,以便我的研究,但是我买不起,它的价格太贵了.”
  这出乎意料的回答,使麦隆内夫人既感惊憾又非常不平静.镭的提纯技术已使世界各地的商人腰缠万贯,而镭的发现者却困顿至此,以致无法进行研究!
  她立即飞回美国,打听出一克镭在美国当时的市价是10万美元,便先找了10个女百万富翁,以为同是女人又有钱肯定会解囊相助,却碰了壁.这使麦隆纳夫人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次金钱的需求,而是一场呼唤公众理解科学、弘扬科学家品格的社会教育.她在全美妇女中奔走宣传,获得成功.
  1921年5月20日,美国总统哈定将公众捐献的一克镭赠与居里夫人.居里夫人在仔细阅读完文件后说:“美国赠给我的这一克镭,应该永远属于科学,希望你们立即请个律师,把它改赠给我的实验室.”
  数年之后,当居里夫人为自己在祖国波兰华沙创设一个镭研究院,治疗癌病的时候,美国民众再次为她捐赠了第二克镭.
  一些人认为,居里夫人在对待镭的问题上固执得让人难以理解.既然是为了科学研究,在专利书上签个字,不是要省事得多吗?
  居里夫人在后来的自传中回答了这个问题:“……我的许多朋友坚持说,若是比埃尔•居里和我保留了我的权利,我们就可以得到必需的资金,来建立一个满意的镭研究院,而以前阻碍我们两个人,现在仍在阻碍我的种种困难都可以避免.他们所说的并非没有道理,但我仍然相信我们是对的.人类需要善于实践的人,他们能从工作中取得极大的收获,既不忘记大众的福利,又能保障自己的利益.但人类也需要梦想者,这种人醉心于一种事业的大公无私的发展,因而不能注意自身的物质利益.”
  即使是为了科学,也不能将科学的成果据为己有.这是居里夫人向人类贡献镭的同时,贡献的另一种价值.

1年前

6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6 q. 0.054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