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的原理

卜四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k6sg 幼苗

共回答了14个问题采纳率:78.6% 举报

重吸收是肾脏生成尿液的重要步骤,是保证体内有用的营养物质不因排泄尿液而无谓大量流失的重要基础.
正常成人每天生成的原尿(滤过液)大约为180L,而排出体外的终尿量却只有1.5L左右,这说明原尿中约99%以上的水分被除数重吸收回到血液中.我们再从各种物质的终尿浓度(U)与血浆浓度(P)比率(U/P)来看,由于水分被重吸收了99%,如果其中的物质既不被肾小管和集合管小皮细胞重吸收、也不被分泌和排泄,其U/P也应该为增加100倍.但实际上,正常的终尿中不含有葡萄糖,表明葡萄糖已经被全部重吸收.可以说,凡是U/P小于100的物质,如Na+表明肾小管和集合管都不同程度地对它们重吸收了;凡是U/P大于100的物质,如肌酐,则表明肾小管和集合管不但不对它们重吸收,而且对它们还有分泌排泄作用.
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对小管液中物质的重吸收方式有主动和被动两种.主动重吸收是指小管上皮细胞逆着电化学梯度,将小管内的溶质主动转运到小管外组织间隙或血液的过程.主动转运的方式包括原发性主动转动和继发性主动转运、吞饮.前者包括质子泵、Na+—K+泵和钙泵等;后者包括Na+—葡萄糖、Na+—氨基酸、Na+—K+—2Cl—同向转运以及Na+—H+和Na+—K+等的逆向转运.一般说来,凡是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Na+等,基本上都是通过主动转动重吸收的.
被动重吸收是指小管液中的水分和溶质,依靠物理和化学的机制,通过肾小管上皮细胞进入到小管外组织间隙并进入血液中的过程,其转运方式包括扩散、渗透和易化扩散,以及溶剂拖曳.渗透压差是水分被动重吸收的动力;浓度差和电位差是溶质被动重吸收的动力.

1年前

10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6 q. 0.010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