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个物体为什么远看小近看大

2003年的秋天 1年前 已收到3个回答 举报

猪皮能美容 花朵

共回答了16个问题采纳率:100% 举报

人眼睛看物体为什么近大远小
远处的树木比近处的树木,看起来小得多,远方的高山看起来不如近处的楼房高.人的眼睛看物体为什么总是近大远小呢?
原来,眼睛里的水晶体相当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像面.若看清楚某个物体,必须使它的像落在视网膜上.从人眼瞳孔中心对物体的张角与视角相等,所以视角的大小决定了视网膜上物体的像的大小.同样高的两棵树,离开眼睛远的一棵,它的视角比近处的那棵的视角小,因此,远处的树看起来比近处的小,近大远小就是这个道理.
当物体离眼睛太远或太近,就看不清楚了,这是为什么?原来人眼的调节是靠水晶体的作用.当眼睛里的肌肉完全放松时,水晶体的两个曲面的曲率半径为最大,这时远处的物点参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称这个物点到眼的距离为远点.如果物体在远点以外,人眼就看不清楚了.当物体靠近人眼时,为了看清物体,肌肉就必须压紧水晶体,使它的两个曲率半径变小.当物体移近一定程度,这时水晶体的两个曲率半径已经达到最小,这时物点到眼的距离叫近点.如果物体处于近点之内,由于水晶体的两个曲率半径不能再变小了,使得像落在视网膜之外,因此,物就看不清楚了.
人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当物体靠得太近时,人眼就不能区别它们了.这又是为什么呢?由于人眼的瞳孔直径是有限的(在1.8毫米之间可以调节),物体发出的光波受瞳孔的限制,将要产生衍射现象,使得一个物点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弥散开的光斑,当两个物点在视网膜上各自形成的弥散光斑互相重迭到一定程度,人眼就分辨不开的两个物点了.对瞳孔的直径,在正常情况下,眼睛的分辨物体细节的能力叫分辨率.人眼分辨物体细节的能力叫他辨率.人眼的分辨角(即刚好能分辨开的两个物点对瞳孔中心的张角)正比于光波的波长,反比于瞳孔的直径.在正常情况下,眼睛的分辨角约为3分,这相当于在1公里远处相距为75厘米的两个物点,也相当于在明视距离(一般的眼睛看眼前25厘米处的物体是不费力的,称这个距离为明视距离)上,相距为0.2毫米的两条线.因此,人眼在明视距离上的分辨率是每毫米5对线,超过这个数就分辨不开了.
参考资料:219.226.9.43/...SR.HTM

1年前

10

八戒九戒十一戒 幼苗

共回答了96个问题 举报

因为眼球的大小不变,这样不仅越远,物体射向眼球的角度越小。而且越远,物体光线的密度越小。即角度、密度同时越小,致使物体进入眼球的光线数量,随着距离越远,数量越少。而眼睛判断物体大小的依据,就是根据光线数量多少,即光线数量越多,判断物体越大,反之越小。所以远看小近看大。再则星星,因为离我们足够远,射向眼睛角度几乎是平行的零度角,即星星达到不管远近,射向眼睛的角度(相对)不变。另外星星足够大,使射向眼...

1年前

1

Zeno22 幼苗

共回答了83个问题 举报

因为视角--------远看小近看大!

1年前

0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8 q. 0.018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