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15分)
西郊观桃花记[清]朱鹤龄
吾邑城隍偪仄,独西郊滨太湖,野趣绵旷,士女接迹。
出西门约里许,为江枫庵。庵制古朴,开士 指月熏修之所也。折而南一里,为石里村。桑麻翳野,桃柳缀之,黄花布金,温 炙日 。昔嘉靖中,乡先生陆公居此地。陆公治行有声,今遗构尚存,止小听事三间耳。
又南则桃花 望,深红浅红、错杂如绣者,梅里村也。地多梅花,十年前,余犹见老干数百株, 名流觞咏,每集其下,今多就槁。 里人 种以桃,争红斗绯,缤纷馥郁,园田鸡犬,疑非人间。奚必武陵路谿畔始堪避秦哉?
迤逦而行数百武,为朴园。园中有墩,可以四眺。隆万间,高士张朴所居。张工画,颇能诗。邑令徐公尝看梅来访,屏驺从,倾壶觞,日暮列炬前导,人折花一枝以归。茂宰风流,升平盛事,今不可复睹矣。
又南数十武 ,有庵,庵名独木。万历中,忽有梓木浮太湖而来,木广二十围。里人异之,锯为栋梁,结构具足,供大士其中。至此为桃花艳胜处。花皆映水,两岸维百余株,艳冶如笑,醉面垂垂,暖晕熏人,落英满袖,为咏唐人“向日分千笑,迎风共一香”之句。低回久之, 庵而西,即太湖滨也。是日晴澜如镜,万顷无波。遥望洞庭西山,雾霭朦胧,明灭万状。坐盘石,灌尘巾,意洒然适也。回首桃林,如霞光一片,与暮烟争紫,恨无谢脁惊人语,写此景物耳。
吾因是有感矣:昔徐武宁之降吴江城也,其兵自西吴来,从石里村入此,青原绿野,皆铁马金戈蹴踏奔腾之地也。迄今几三百年,而谋云武雨之盛犹仿佛在目。经其墟者,辄寤叹彷徨而不能去,况陵谷变迁之感乎哉!计三四十年以来,吾邑之朱甍相望也,丹轂接轸也,墨卿骚客相与骈肩而游集也,今多烟销云散,付之慨想而已。孤臣之号,庶女之恸,南音之戚,至有不忍言者矣!惟此草木之英华与湖光浩皛,终古如故。盖盛衰往复,理有固然,彼名人显仕,阅时 谢,而不能长享此清娱者,余犹得以樗栎废材,玩 郊原之丽景,延眺瞩于芳林。向之可感者,不又转而可幸也哉! 然则兹游乌可以无记?
时同游者,周子安节,顾子樵水,余则朱长孺也。
(摘自《愚庵诗文集》,有改动)
【注】 ①开士:对僧人的敬称。②温 (fén)炙日:麻子被日光晒得暖暖的。 ,麻子。③武:古时以六尺为步,半步为武。④玩:游赏。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
A.又南则桃花 望      弥:满
B.里人 种以桃易:改变
C. 庵而西循:寻找
D.阅时 谢雕:通“凋”,凋谢
小题2:下面句子中能直接表达作者对“盛衰往复”的感慨的一组是(3分)(  )
①陆公治行有声,今遗构尚存,止小听事三间耳 ②奚必武陵路谿畔始堪避秦哉 ③茂宰风流,升平盛事,今不可复睹矣 ④遥望洞庭西山,雾霭朦胧,明灭万状 ⑤恨无谢朓惊人语,写此景物耳 ⑥墨卿骚客相与骈肩而游集也,今多烟销云散,付之慨想而已
A.①②③ B.①③⑥ C.②③⑤ D.④⑤⑥
小题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推断, 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  )
A.走出西门大约一里左右是江枫庵,江枫庵南边一里左右是石里村,村里桃花遍野,绚丽夺目。
B.朴园的主人是能诗善画的张朴,徐县令与他相与甚欢,体现出徐县令的风流雅致。
C.建造独木庵的主要木料是从太湖漂来的一根巨木,所以取名为独木庵。此处的桃花最为好看。
D.此城经过历史变迁,昔盛今衰,只有草木湖光没有改变,让人无限感慨。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名流觞咏,每集其下,今多就槁。(3分)
(2)然则兹游乌可以无记?(3分)
levis_ju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风之湘麓 幼苗

共回答了18个问题采纳率:77.8% 举报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A

小题4:(1)知名人士常常聚集在树下喝酒赋诗,现在大部分的梅花(已经)接近枯萎了。(主要的赋分点有:“觞”,“每”,“就”。)(2)既然这样,那么这次游玩又怎么能没有记述呢?(赋分点:“然则”,“兹”,“乌”。)




小题1:

1年前

1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6 q. 0.523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