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存在的两大重要循环.结合你所学到的化学知识回答下面有关问题.

“水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存在的两大重要循环.结合你所学到的化学知识回答下面有关问题.
(1)①从微观的角度看,水分子是由______构成的.
②从宏观的角度看,二氧化碳是由______组成的.
③从分子、原子及元素的角度看,地球表面的“水循环”主要是由______的运动引起的,自然界“碳循环”中的“碳”是指______.
(2)水在自然环境中不易分解,但在通电的条件下可以分解,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H2O
通电
.
2H2↑+O2
2H2O
通电
.
2H2↑+O2
,在如图1所示的装置中,当电源接通一段时间后,甲管中气体的体积与乙管中气体的体积之比为______.
(3)“碳循环”是自然界中重要的一类物质转化.其中,二氧化碳在无机物和有机物的相互转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图2是这种作用的一个具体体现:

①图2中的有机物A在人体内转化为葡萄糖,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写出葡萄糖(C6H12O6)在酶的作用下与O2反应生成CO2的化学方程式
C6H12O6+6O2
.
6CO2+6H2O
C6H12O6+6O2
.
6CO2+6H2O

②写出一个无机盐与酸作用转化为C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③某有机物R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R+13O2
点燃
.
8CO2+10H2O,R的化学式为______.
(4)由于过多消耗化石能源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过多,引起______效应.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写1点即可).
fanghuan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李冬冬同学 花朵

共回答了16个问题采纳率:93.8% 举报

解题思路: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地球表面的“水循环”主要是由水分子的运动引起的;自然界“碳循环”中的“碳”是指二氧化碳;根据CO2与碱作用转化为碳酸盐进行解答即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进行分析解答.

(1)①从微观的角度看,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故填:氢原子和氧原子.
②从宏观的角度看,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填:碳元素和氧元素.
③地球表面的“水循环”主要是由水分子的运动引起的;自然界“碳循环”中的“碳”是指二氧化碳.故填:二氧化碳.
(2)水电解能生成氢气和氧气,甲管与电源正极相连,产生的是氧气,乙管与电源负极相连,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试1:2,故填:2H2O

通电
.
2H2↑+O2↑,1:2.(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反应前氧原子26个;反应后氧原子26个、氢原子20个、碳原子8个;则每个R分子由4个碳原子和10个氢原子构成,则物质R的化学式为C4H10
(3)①氧气与人体内葡萄糖(C6H12O6)在酶的作用下生成水和二氧化碳,配平即可.故填:C6H12O6+6O2


.
6CO2+6H2O.
②无机盐与酸作用转化为CO2的化学方程式,如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二氧化碳;故填:Na2CO3+2HCl=2NaCl+H2O+CO2↑.
③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反应前氧原子26个;反应后氧原子26个、氢原子20个、碳原子8个;则每个R分子由4个碳原子和10个氢原子构成,则物质R的化学式为C4H10.故填:C4H10
(5)由于过多消耗化石能源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过多,引起温室效应,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利用新能源,故填:开发利用新能源.

点评:
本题考点: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电解水实验;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了水和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循环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

1年前

3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6 q. 4.085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