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都是实验室常用的碱.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都是实验室常用的碱.
(1)氢氧化钠的俗称是______;氢氧化钙的俗称是______.
(2)要鉴别氢氧化钠稀溶液和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下列方法不能够达到目的是______(填序号).
A.分别滴加碳酸钠溶液 B.分别通入二氧化碳 C.分别滴加稀盐酸 D.分别加热原溶液至80℃
(3)同学们将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混合,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同时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了进一步探究: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认为:可能是NaOH、Na2CO3、Ca(OH)2
乙同学认为:可能是NaOH、Na2CO3
丙同学认为:可能是NaOH、Ca(OH)2
丁同学认为:可能是______(填化学式).
【交流与评价】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______同学的猜想不合理.理由是______.
【实验与探究】
(1)乙同学取原滤液,向其中倾倒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于是得出该滤液中溶质是NaOH、Na2CO3的结论,证实了自己的猜想.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2)丙同学取原滤液向其中通入足量的CO2,溶液______现象(填“有”或“没有”)产生,据此否定了自己的猜想.
(3)丁同学为了验证乙同学结论也取原滤液向其中滴加了少量稀盐酸,却发现无气泡产生.
【解释与结论】大家经过分析找出了丁同学所用试剂与乙同学相同,却没有看到气泡的原因.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拓展与延伸】通过上述的实验探究,你认为在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成分时,除了要考虑生成物外,还要考虑______.
xusen1717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SHEWENWU 幼苗

共回答了21个问题采纳率:85.7% 举报

解题思路:(1)根据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俗称解答;
(2)根据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性质的差异来解答,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及碳酸钠反应都会生成沉淀,且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升高;
(3)【猜想与假设】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所以在溶液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
【交流与评价】Na2CO3和Ca(OH)2在溶液中可以发生反应,所以不能在溶液中共存;
【实验与探究】(1)根据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原理分析并书写方程式;
(2)丙同学猜想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钙,而氢氧化钙可以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沉淀,使溶液变浑浊,可以据此解答;
(3)如果盐酸的量不足,那么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的生成的二氧化碳马上就会和氢氧化钠反应,所以在有氢氧化钠存在的情况下,二氧化碳难以以气体的形式逸出;
【拓展与延伸】通过上述实验,推断在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成分时所要考虑的因素.

(1)氢氧化钠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消石灰;
故答案为:火碱、烧碱、苛性钠;熟石灰、消石灰;
(2)A、碳酸钠可以和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所以可以用碳酸钠溶液来区分出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故A能达到目的;
B、二氧化碳可以和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没有明显现象,所以可以用二氧化碳溶液来区分出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故B能达到目的;
C、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都可以和稀盐酸反应,并且都没有明显的现象,故C不能达到目的;
D、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加热后会由于溶解度降低而析出溶质,使溶液变浑浊,但是氢氧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没有明显的现象,故D可达到目的;
故选C;
(3)【猜想与假设】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所以在溶液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如果碳酸钠和氢氧化钙有一种量不足,则还可能含有碳酸钠或氢氧化钙,根据甲乙丙三位同学的猜想,如果碳酸钠溶液合氢氧化钙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剩余的溶液中就只含有氢氧化钠一种溶质,故我们可以作出的假设为只含有氢氧化钠;
故答案为:NaOH;
【交流与评价】Na2CO3和Ca(OH)2在溶液中可以发生反应,所以不能在溶液中共存,故可以判定甲的猜想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甲;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在溶液中会继续反应不能共存;
【实验与探究】(1)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无现象,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乙同学取原滤液,向其中倾倒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于是得出该滤液中溶质是NaOH、Na2CO3的结论,证实了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2)丙同学猜想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钙,而氢氧化钙可以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沉淀,而使溶液变浑浊,而丙同学通入二氧化碳后否定了自己的猜想,所以可以判定溶液没有变浑浊;
故答案为:没有;
(3)在有氢氧化钠存在的情况下,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的生成的二氧化碳马上就会和氢氧化钠反应,所以在有氢氧化钠存在的情况下,二氧化碳难以以气体的形式逸出,所以为了能够观察到有气体产生,必须提供足量的稀盐酸,而本题中丁同学没有观察到气泡生成,可能是加入的盐酸的量不足造成的;
故答案为:丁同学滴加的盐酸量过少,氢氧化钠的量较多与少量的盐酸反应(或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吸收);
【拓展与延伸】通过上述实验,推断在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成分时,除了要考虑生成物外,还要考虑反应物是否有剩余;
故答案为:反应物是否有剩余.

点评:
本题考点: 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酸、碱、盐的鉴别.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了根据物质的性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反应后所得溶液的组成进行猜想时,首先可以确定反应后的生成物的存在,然后根据反应物的过量情况,对所得溶液进行猜想.

1年前

3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6 q. 0.018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