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河西区模拟)实验室有一瓶常用的无色液体试剂,因保管不当造成标签被损(如图所示),其残缺的标签中剩下其残缺的标

(2014•河西区模拟)实验室有一瓶常用的无色液体试剂,因保管不当造成标签被损(如图所示),其残缺的标签中剩下其残缺的标签中只剩下“Na”和“10%”字样.小强和小华同学对此很兴趣,决定对其成分进行探究.
(1)根据受损标签的情况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______.
A.酸B.碱C.盐
(2)Ⅰ.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含钠化合物有:NaCl,NaOH,Na2CO3,NaHCO3
Ⅱ.测定室温(200C)时,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数据如下:
物质NaClNaOHNa2CO3NaHCO3
溶解度g361092159.6
两位同学根据试剂瓶标签上标注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和上表中的溶解度数据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______溶液.
(3)设计实验丙继续探究:
①茜茜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该溶液滴在pH试纸上,测得pH>7,则这瓶试剂 不可能是______.
②琳琳为确定这瓶试剂的成分,又进行了如下实验:
操作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取样于品试管中,滴加______溶液产生大量的气泡这瓶试剂是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4)确定这瓶试剂的成分还可以选择与琳琳不同的试剂,你选择的试剂是______或______(选填物质名称,要求物质类别不同)
(5)老师认为上述的探究还存在问题,其理由是______.
pantianlin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20051808 花朵

共回答了21个问题采纳率:81% 举报

解题思路:(1)根据酸、碱、盐的组成特点及标签可见部分,猜测该溶液不可能属于哪类物质的溶液;
(2)根据溶液中溶质溶解度与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由常温下各物质的溶解度及该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判断溶液的可能性;
(3)①根据三种物质溶液的酸碱性及所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对溶液的可能做出判断;
②利用碳酸钠、氢氧化钠性质差异及所设计实验中的现象,判断所采取的鉴别所用试剂、现象及结论;
(4)根据碳酸钠、氢氧化钠的性质差异,另选一种试剂完成两种物质的鉴别;
(5)根据氢氧化钠的性质分析.

(1)破损标签可见部分为钠元素,可判断该物质由金属元素与根组成,而酸类物质由氢元素与酸根所组成,可判断该物质不可能为酸;
(2)常温下碳酸氢钠的溶液为9.6g,可判断常温下碳酸氢钠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9.6g/100g+9.6g]×100%=8.8%<10%,因此可判断该溶液不可能为碳酸氢钠溶液;
(3)①由于氢氧化钠、碳酸钠溶液都为碱性,pH>7,而氯化钠为中性,pH=7,因此不可能是氯化钠溶液;
②根据碳酸钠能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而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无明显现象,因此,可推断鉴别两物质时所加入的试剂为稀盐酸,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观察有气泡可说明该物质为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4)利用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白色碳酸钙沉淀(或碳酸钡沉淀),因此可使用氢氧化钙溶液(或氢氧化钡溶液)鉴别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也可用氯化钙溶液或氯化钡溶液进行鉴别,现象相同;
(5)因为氢氧化钠放置较长时间会产生碳酸钠,因此碳酸钠可能是氢氧化钠变质产生的,加入稀盐酸也会产生气体;
故答案为:(1)A;
(2)NaHCO3
(3)①NaCl;
②稀盐酸;Na2CO3;Na2CO3+2HCl═2NaCl+H2O+CO2↑;
(4)氯化钙溶液(或氯化钡溶液);氢氧化钙溶液(或氢氧化钡溶液);
(5)这瓶试剂也可能是放置时间较长已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

点评:
本题考点: 缺失标签的药品成分的探究;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盐的化学性质;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

考点点评: 本题综合利用了物质的组成、物质的溶解性、溶液的酸碱性及物质的变化规律对未知物质进行鉴别,充分体现了运用化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道不错的题目.

1年前

9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6 q. 0.019 s. - webmaster@yulucn.com